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相关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之预防与预警培训资料

文档格式:DOCX| 9 页|大小 18.83KB|积分 4.5|2025-06-19 发布|文档ID:25361247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1 危险源监控 1.1危险源监测监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技术控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2.人员管理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3.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1.2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3)组织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还应必须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2.安全教育制度化(1) 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3) 所有从业人员,每年接受两次安全培训;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每年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新从业人员上岗前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3.车辆运输事故预防措施(1)车辆状况必须完好,有完好的制动系统、灯光系统、转向系统、喇叭系统2)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定期不定期的保养车辆3)车辆在急弯、陡坡、危险地段应限速行驶,急转弯处严禁超车4)不应采用溜车方式发动车辆、下坡行驶时不应空档滑行在坡道上停车时司机不应离开,应采用停车制动并采取安全措施5)在大雾、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严格控制行车速度,并保持安全的行车距离能见度低时,开启车前黄灯与标志灯,并靠右侧减速行驶视距不足20m时应靠右侧暂停行驶,并不得熄灭车前、车后的警示灯6)严禁自卸车辆运载易燃、易爆物品、严禁超载运输、车箱严禁乘坐人员、严禁运行中升降车斗7)装车时不应检查、维护车辆,司机不应离开驾驶室,不应将头和手臂伸出驾驶室外8)道口必须设置警示牌,车辆通过道口时,司机必须减速了望,确认安全方可通过9)弯道、坡度较大的填方地段、高堤路基路段外应设置护栏、档车墙等。

    10)配备灭火器,并保持状况良好11)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铲装机械事故预防措施(1)发现坍塌滑坡征兆,立即停止作业,并将设备移到安全地带2)悬臂和铲斗下面以及工作面附近不得停留人员3)挖掘机、装载机铲装作业时,铲斗不应从车辆驾驶室上方通过4)挖掘机在作业平台的稳定范围内行走时,应有专人指挥5)挖掘机工作时,其平衡装置外型的垂直投影到台阶坡底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m 操作室所处的位置,应使操作人员危险性最小6)两台以上挖掘机在同一平台上作业时,挖掘机的间距:不得小于最大挖掘半径的3倍,且不得小于50m7)相邻两阶段同时作业的挖掘机必须沿阶段方向错开一定的距离;在上阶段边缘安全带进行辅助作业的挖掘机必须超前下阶段正常作业的挖掘机最大挖掘半径3倍的距离,且不得小于50m8)严禁挖掘机在运转过程中调整悬臂架的位置9)挖掘机必须在作业平台的稳定范围内行走挖掘机上下坡时,驱动轴应始终处于下坡方向;铲斗要空载,并下放与地面保持适当距离;悬臂轴线应与先进方向一致10)挖掘机通过电缆、风水管道、铁路道口时,应采取保护措施11)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5.触电事故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并对厂内电路、电线、带电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2)严格落实电工作业有关规定,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3)发生供电故障,必须专职人员处理,禁止无证人员处理6.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上岗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3)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加装可靠,防护装置不得任意拆除4)机械不得带病运转5)检修机械,必须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6)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设备内人员撤离安全的地方,方可试车7.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1) 露天矿用设备供电电缆的敷设,保持绝缘良好,不与金属管线和导电材料接触2) 横过道路的电缆采取防护措施3) 电气设备应当有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变电所应当有独立的避雷系统和防火、防潮及防止小动物窜入带电部位的措施8.防排水和防火安全管理措施(1)作业单位应当有完善的防洪措施和采取防洪排水措施2)按规定设置消防设备和器材2 预警行动 2.1预警级别根据该企业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Ⅳ级响应。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Ⅳ级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级响应: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3、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4、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5、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需要国务院安委会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级响应: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2、超出市(地、州)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3、跨市、地级行政区的安全生产事故4、省(区、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响应: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产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3、发生跨县级行政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4、市(地、州)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事故时启动Ⅳ级响应2.2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主要发布途径有电视台、广播、各类公共显示屏、短信息、互联网、内部有线和无线通信手段等2.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1、Ⅳ级预警:由企业应急救援小组发布和解除,并报市、县应急办备案2、Ⅱ级、Ⅲ级预警:由上级应急办提出预警发布和解除建议,由上级应急办或授权企业事故应急小组发布和解除2.4预警响应有关部门发布狂风、暴雨、暴雪、龙卷风、冰雹、飓风、强寒潮、大雾等极端天气时,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按照本规定进行响应1、加强领导带班,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报告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与企业生产现场的通信设备处于开通状态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上岗到位,严格制止并纠正违章施工现象,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做好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2、当发生极端天气时,各有关人员高度关注重大危险源及自然灾害动态,带班负责同志要主动了解掌握情况,加强值班和监测密度。

    发现时必须及时停止采场施工作业,撤离人员到安全区域3 信息报告与处置 3.1信息报告与通知⑴ 报警系统:在各生产作业点设置报警电话,接警统一由厂值班室承担情况紧急时,也可立即报告厂值班领导,先期采取现场处置措施,立即报告总指挥需要撤离周边作业人员和周边居民时,以最快方式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立即通知当地村委会和居民组周边居民撤离:以当地村委会、居民组负责组织撤离;厂内部由安全科组织撤离⑵ 报警内容: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事故大致经过、伤害人数、现场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支援的请求⑶ 报警方式:采用电话报警,值班设置手机电话24小时开机,号码为13708253660⑷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电话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便于扩大应急时联系⑸ 事故发生后厂应急能力不足,需外部增援的,立即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和上级应急救援组织,请求增援,增援内容:人力、资金、设备、物资、器材、防护用品等3.2 信息上报⑴ 上报单位:隆昌县石燕桥镇政府、隆昌县安监局⑵ 上报时限:1小时内上报,电话报告⑶ 上报内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经过、伤亡、伤害人数和严重程度、现场采取的措施以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⑷ 信息发布部门: 应急指挥部3.3 信息传递传递方法:采用电话传递、网络传递、人员直接传递上级相关部门传递程序:信息报告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签署,专人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验汲取教训,查出事故原因,解决处理办法写出总结报告并根据抢险过程遇到的意外情况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对预案进行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