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
矿山地质学_实习1_3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实例Golden-Eye Pb-Zn DepositThe Institute of Geo-Sciences Technical University ChengduProf.Dr.Mao Xiao-dong, April 2009 基本步骤1.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的确定2.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和依据3.原始可采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4.矿体圈定的原则5.储量估算的分类 1.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的确定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 13687-9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 0079-93)、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规范,结合本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矿体分布规律,确定本次保有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如下表 Golden Eye Pb-Zn Deposit 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项目硫化矿石混合矿石氧化矿石Pb Zn Pb Zn Pb Zn边界品位(%) 0.4 0.8 0.6 1.2 0.9 1.8最低工业品位(%) Pb+Zn3.0 Pb+Zn4.5 Pb+Zn6.0最小可采厚度(m) 0.7 1.0 1.0夹石剔除厚度(m) 2.0 2.0 2.0 本次保有储量估算工作的工业指标确定的依据,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目前我国铅、锌金属的市场价格仍处于上涨的趋势,尽管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宣布自2007年8月1日起,对铜、铅锌和钨矿石分别上调300%-1500%的资源税,调整幅度很大,但是对目前高价位运行的矿石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低品位矿石的开采和初选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从Golden Eye铅锌矿的矿体产状特征看,矿体产状较陡,矿床品位较贫,规模较小,但矿石属于易选类型,矿山的开采条件和外部建设的条件(如电力、公路条件等)均属于较好,所以在确定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时,依据国家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1983年9月)的一般工业指标要求,我们全部采用了上限与下限的中间值。
2.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和依据估算方法选择(1)储量估算由于本次勘查工作,按照矿业公司要求,主要利用现有的民采坑道作为主要的生产勘探工程控制因素,结合地表地质调查,求取保有储量因此,本次工作并没有严格的依据铅、锌矿床的勘探规范要求,布置地表探槽、浅井、钻探工程和坑探工程所以,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普查暂行规定(DD2000-02),对坑道编录的所有见矿坑道内所圈出的矿体,确定为A矿区5矿带号、号矿体,14矿带、号矿体,B矿区1矿带、号矿体,2矿带号矿体,3矿带、号矿 体,估算了331(探明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金属资源量 由于本区矿体的产状几乎全部为较陡-陡倾矿体,故选择垂直纵投影法作图,以求取矿体的分布面积,进而求取矿体的储量,即原始可采储量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地质块段法(2)储量估算时针对矿体的作图的选择和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估算公式 (1)块段体积计算公式MSinSV 其中:V:块段体积(m 3) S:块段纵投影面积(m2) M:块段平均真厚度(m) :单矿体平均倾角(度) (2)块段金属量计算公式 CdVP 其中:P:块段金属量(t) V:块段体积(m3) d:块段矿石平均体重(t/m3) C:块段内矿石平均品位(%) (3)单矿体金属量计算公式 nPPPP 21其中:P1:第1块段金属量(t) P2:第2块段金属量(t) Pn:第n块段金属量(t) 保有储量估算 以上资源量为矿区的原始可采储量,近三十多年的采矿活动已经采走了大量的矿石,所以,矿山保有储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矿山保有储量 = 原始可采储量 - 采出矿石量 3.原始可采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矿体真厚度的计算矿体内矿石平均品位的计算 矿体块段面积的计算 矿石体重 矿体真厚度的计算(1)单工程(坑道)中矿体真厚度的计算在工程中矿体的真厚度的计算,应当遵循如下的原则进行计算:运用真厚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单样的真厚度;对连续见矿样品,各单样真厚度之和就是矿体真厚度;对于见矿样品间未达边界品位,累计厚度又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样品,其真厚度与各见矿样品真厚度相加之和,为矿体真厚度;对于见矿样品间未达边界品位,累计厚度大于夹石剔除厚度的样品,则作为夹石予以剔除。
矿体真厚度为各工程控制真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A.单样真厚度的计算坑道中矿体单样真厚度计算公式:Mi=Li(SinCosSinCosSin)其中:Mi: 单样真厚度(米)Li: 单样长度(米): 单工程(坑道)中矿体倾角(度): 刻槽样的样槽坡角(度): 刻槽样的样槽方位与矿体走向的夹角(度)当矿体倾向与坡向一致时用“+”,相反则用“-”B.单工程(坑道)控制矿体真厚度的计算M j= M1+M2+M3+Mi-1+Mi (2)块段平均真厚度的计算 n MMMMMMM nnnjjj 1221 .M: 块段平均真厚度(米)Mj: 第j个工程中控制矿体真厚度(米);Mj+1: 第j+1个工程中控制矿体真厚度(米);M n-1: 第n-1个工程中控制矿体真厚度(米);Mn: 第n个工程中控制矿体真厚度(米);n: 见矿工程的个数 矿体内矿石平均品位的计算 A.单工程(坑道)控制矿体矿石平均品位的计算单工程控制矿体的平均品位的计算,应当遵循下面的原则:对见矿样品间未达边界品位,累计厚度大于夹石剔除厚度的样品,则作为夹石予以剔除,不参加平均品位计算对连续见矿工程,为各单样与其真厚度加权法计算;对见矿样品间未达边界品位,累计厚度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样品,同各个见矿样品一样,用各单样品位与其真厚度加权法计算 MMM MCMCMCC n nn 21 2211Ci:单工程控制矿体矿石平均品位(%);C1、C2、Cn:各单样品位(%);M1、M2、Mn:各样品所对应的矿体真厚度(米);n:见矿样品的件数 单工程(坑道)控制矿体矿石平均品位采用工程中各样品真厚度加权各样品位 B.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采用该块段内各控制工程的矿体真厚度加权各工程平均品位。
MMM MCMCMCC n nn 21 2211C:矿体平均品位;C 1、C2、Cn:各块段内矿体的矿石平均品位(%);M1、M2、Mn:各块段内矿体平均真厚度(米);n:块段数 矿体块段面积的计算 矿体块段面积的计算,采用计算机MAPGIS软件在1:1000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直接测量计算,数据精度为0.01mm2,图中1 mm2为实际1 m2 矿体的块段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SinSS S:矿体块段面积(m2);S: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的块段面积(m2);:矿体倾角(度) 矿石体重 直接取样测试矿石体重 4.矿体圈定的原则根据矿体的特征、主要控矿因素、矿化富集规律、样品分析结果等因素,运用自然曲线连接圈定铅锌矿体 A.坑道工程中矿体的圈定工程中矿体平均品位应当达到铅或锌其中之一的工业品位(Pb1.00%、Zn2.00%),反之,就要剔除边部或中部的低品位或夹石样品段(夹石样品段代表厚度应当大于2米)以使得工程中矿体平均品位铅、锌之一达到工业品位按照工业指标要求和样品分析结果开展矿体圈定,当铅或锌品位任其一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就圈入矿体 B.平面、剖面上矿体的圈定相邻两工程见工业矿体时,将同一控矿构造中的矿体边界,依照自然延伸的法则连接圈定。
相邻两工程中、同一控矿部位,一工程见矿,而另一工程却不见矿时,或仅见表外矿时,分别采用尖灭于两工程间距二分之一处圈定和品位渐变内插法圈定,此时,矿体尖灭于铅、锌品位之一达工业品位处 5.储量估算的分类 A.勘探类型的确定在所有见矿坑道内,所有矿体均表现为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产状完全和断裂构造的产状一致;没有发现层状矿体或受顺层剪切带控制的矿体; 走向近南北向或北北西向的张性断裂为矿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断裂,断裂倾向北东或东,倾角一般较陡,可达4080左右矿体基本是充填在该组断裂及其所派生的产状相同的次级断层或邻断节理或裂隙之中,因此决定了矿体全部呈细脉状、网脉状、透镜状;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和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的要求,结合本次生产勘探的结果和矿体的产出特点,确定该矿床勘探类型为IV类,矿体的延展规模以小型为主即矿体规模走向长度在150以内,延展面积小于0.02平方公里,仅个别属于中等矿体的形态为不规则或极不规则,形状以细脉状、网脉状、透镜状居多,仅少数为似层状,矿体分枝复和合以中等为主,厚度变化幅度中-大,厚度变化系数80-100%,或以筒状或囊状,也有羽毛状、透镜状,产状变化大,矿体分枝复合复杂或呈零星小矿体,有时有断层破坏,厚度变化大,变化系数大于100% 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66-1999)、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第IV勘探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工程间距为25米25米,控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2)工程间距为40-50米40-50米,依次放稀一倍,则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3)工程间距为80-100米80-100米,预测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4)工程间距为160-200160-200米。
B.金属资源量分类 本次对Golden-Eye 铅锌矿床A矿区和B矿区的生产勘探,确定矿床勘探类型为IV类,工程间距为25米25米,全部求取探明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的外推距离,为12.5米12.5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