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鸭绿江成为中朝界河
15世纪鸭绿江成为中朝界河】 11-13世纪高丽疆域鸭绿江本为中国内河735年,唐玄宗诏旨以大同江为界,南属新罗,北属大唐,是为《开元乙亥界约文书》993 年,辽圣宗“取女真鸭绿江东数百里之地”赐于王氏高丽,高丽在鸭绿江南岸的女真聚居地筑城始于此,高丽的领土推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鸭绿江下游一线明初,李氏朝鲜通过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不断向北扩张领土,至1443年在鸭绿江中上游设置了“西北四郡”,控制了鸭绿江东岸地区,鸭绿江随之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河 明朝初年,1388年初,明朝户部以边界问题移咨高丽,“以铁岭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其土著女直(女真)、鞑靼、高丽人等,辽东统之;铁岭之南,旧属高丽,人民悉听本国管属疆境既正,各安其守,不得复有所侵越”而这一地区(即元朝双城总管府),在1356年已经被高丽乘元朝内乱的机会收复了明朝提出铁岭划界的要求后,又命辽东都司派兵设站,“招抚鸭绿江以东夷民”,准备建立铁岭卫此举激起了高丽强烈的反对,表奏“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等诸州以至公崄镇,自来悉是本国之地”高丽国王辛禑甚至在大臣的怂恿下,准备铤而走险,先发制人进攻辽东,后来被持反对意见的征明大将李成桂(朝鲜李朝太祖)夺了位。
朱元璋在高丽的极力反对下,打消了恢复元朝边界的念头,将铁岭卫移置辽东,默认了高丽对此地区的统属 明朝虽招抚了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却不保护女真人利益,满足于朝鲜的“事大至诚”,同时忙于安抚周边,任凭朝鲜将图们江南岸鸭绿江东岸的女真领地尽收囊中 继承高丽的李氏朝鲜抓住机会,大力向北扩张领土朝鲜北部的女真人上奏明廷,说“咸州(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迤北,古为辽、金之地”,明成祖因而降敕与朝鲜,索要这一带的“十处人民”(主要为女真人)朝鲜则以明太祖已默许铁岭之地归本国为辞,并称此间女真人“来居本国地面,年代已久,……且与本国人民交相婚嫁,生长子孙”,请求“令本国管辖如旧”李朝使臣利用明朝“不分化外,一视同仁”的天朝大国妄自尊大的心理,阳奉阴违,以柔克刚,致使明成祖表示“朝鲜之地,亦朕度内,朕何争焉”,同意将铁岭以北,公崄镇(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以南的“十处人民”还归朝鲜 朝鲜与明朝初期几次边界争执,均以公崄镇作为划界要求实际上从公崄镇以北直至图们江的地区,都逐渐为朝鲜所控制在朝鲜半岛东北部,朝鲜通过对这一地区女真人的剿杀招抚,控制了图们江的东南沿岸朝鲜从1431年至1449年在图们江流域设置了钟城、会宁、庆源、庆兴、稳城、富宁军事镇戍点,合称“东北六镇”,使领土扩展到现今的图们江沿岸。
在朝鲜半岛西北部,朝鲜由作为两国传统边界的鸭绿江口沿江上溯到鸭绿江中上游,控制了江的东、南岸朝鲜从1416年到1443年在鸭绿江中上游先后设立了闾延、慈城、茂昌、虞芮“西北四郡”,使领土扩展到现今的鸭绿江沿岸 朝鲜在鸭绿江中上游南岸先后设置了西北四郡,即:闾延郡(1416年)、慈城郡(1433年,闾延郡西南)、茂昌郡(1440年,闾延郡东南)、虞芮郡(1443年,闾延郡西南、今江界和楚山之间) 并在以上地区也修筑了城堡,总计16座大城,25个小堡,从朝鲜南方强制迁徙大量居民在该地区定居,逐步实施对北部地区的有效控制至1443年,朝鲜将鸭绿江南岸地区纳入了版图,鸭绿江随之成为中、朝两国西段边界的界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