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欣赏教案星空第二课(3教时)欣赏《谁来了》、歌唱《走路》、认识四分音符

美教欣赏教案星空第二课(3教时)欣赏《谁来了》、歌唱《走路》、认识四分音符 第二课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中心小学 蒋毛毛 [教学目标] 1.经过欣赏《谁来了》,让学生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多种动物的动作、叫声、形态等特点的 2.学生能用整齐、轻快的声音歌唱《走路》;并学会用适宜的动作表现兔子、乌龟、鸭子和猫的形态和特点 3.认识四分音符;学会用儿歌及拍手、跺脚动作表现四分音符 [课时安排] 本课用3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听赏《谁来了》;学唱《走路》 第二教时:感受认识四分音符 第三教时:聆听并即兴演出《谁来了》;学习歌演出《走路》 一、教学关键难点 1. 关键:感受认识四分音符 2. 难点:用拍手、跺脚动作表现四分音符 二、突破口 用儿歌导入,建立一拍概念;用拍手、跺脚律动作为感受掌握一拍的突破口 认识一拍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不过要让学生感受和正确掌握一拍时值,并在律动中不是越来越快,这就要精心培养学生内心听觉,要求就高了因此在启蒙教课时,要让学生从说话、儿歌、拍手、跺脚到律动,一步一步进行一拍时值的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四分音符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1.听赏:《谁来了》 2.学唱:〈走路〉 3.练练:u 教学过程: 1.学生听音乐飞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⑴ ⑵练练u 要求:发音自然、口型正确、声音长而稳定 ①老师进行范唱 ②师生对唱,并让学生用拍手表示火车“咔嚓”声 4.欣赏:欣赏由6首乐曲片断组合而成的《谁来了》 ⑴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赏音乐,从音乐中感受不一样动物的音乐形象 ⑵看着插图或动物图片,启发学生想象并讲出多种动物的体态、动作、叫声的特点 ⑶边听边讨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个动物?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⑷复听时,可让学生自选动物形象,饰演小动物,边听边即兴演出 教学随笔: 抓住学生乐于参加,乐于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将“听”、“想”、“动”紧紧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么的听赏过程轻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而且能做到“点”、“面”结合,大幅度调动学生参加,真正提升音乐欣赏的能力 5.学唱歌曲《走路》 ⑴听赏〈谁来了〉进行谈话,导入新歌 师:儿童,刚才火车开来了谁呀? ⑵老师范唱第一遍〈走路〉 提问:①你听到那些小动物来了?②它们走路有什么特点? ⑶老师第三遍范唱 (请儿童模拟小动物) ⑷学打节奏 ⑸用听唱法教唱〈走路〉 6.复习歌曲及歌演出〈上学〉 7.课堂小结 8.师生离别,下课。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1.感受认识四分音符 2.复习歌曲〈〈上学〉〉 教学关键: 感受认识四分音符 教学过程: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⑴ ⑵练一练:u 4.从玩中认识四分音符 ⑴ 先从直观着手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老师走步,学生跟着节奏拍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先感觉到四分音符似走步节奏 ⑵出示四分音符: 提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