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手余功拳谱

《练手余功拳谱》解说(上)一、源流考证练手余功,是岳武穆王岳飞专门教授文人弱土抵御刚猛勇汉欺侮的一种巧取之术岳飞(1103—1142),字鹏举,生于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1103年3月24日)的相州永和乡孝 悌里(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父亲岳和,母亲姚氏岳飞因家境贫寒,童年时代白天辅助家 务劳动,晚上从父习字读书少时沉默寡言,素有大志,而且“生有神力”,还未成年,就能拉开三 百斤(约合180公斤)的劲弓,能引发八石(约合440公斤)的腰弩初随汤阴陈广学“刀技”,无所 不精,后随同乡人周侗学骑射,攻读《孙子兵法》,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年,深受乡人赞赏宣和 四年(1122年),岳飞应募从军,并背负着母亲所刺的“精忠报国”四字嘱托,挥舞着绣有“精忠岳 飞”的军旗,于军中屡建奇功,被称为抗金英雄但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和,并在内奸秦桧的迫害下,岳飞被捕人大理寺狱此后,秦桧又罗织了 “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杀害于大理寺狱时年仅三十九岁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 孝宗即位后下诏追复岳飞的原官衔,以礼改葬,并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练手余功很可能就 是岳飞在江南一带驻防时编创,并教授文人弱士学练的一套拳术。
现存于世的一本《练手余功拳谱》手抄本为武当山下的一位已作古的中医世家一周万钟所 抄写周万钟生前在收拾家中藏书时,偶尔发现一位叫徐德馨的人所书写的《练手余功拳谱》 残卷一册,已经无法保存,其中一些内容已经很难辨认于是周万钟于民国二十五年季春月, 即1936年的农历三月,将其抄写到自己的药方抄本中,一直保存到现在,历时六十一年徐德馨生卒年代不详手抄本中所称徐德馨是在新昌县跟随一个叫陈博如的老拳师学练了练 手余功绝技,并在学成之后记录成册的新昌县,据《历代郡县地名考》记载:“新昌,县名,有二:一今县,五代时吴越置明清皆属浙江绍 兴府,今属会稽道;一宋置,明清皆属江西瑞州府,民国改为宜丰县那么练手余功是源自浙江 绍兴府的新昌县,还是源自江西瑞州府的新昌县?两种可能都有但我们认为后一种说法的理 由更为充分:一是民国时期虽然改“新昌县”为“宜丰县”,但因旧时信息不通,很多人仍沿用旧 名也是常见的事情;二是江西与江浙接壤,亦为江南水乡,流传练手余功也是很自然的事;三是 “宋置县”,很可能是因为岳飞的缘故,于宋代在江西的瑞州府设置了新昌县;四是最重要的一 点,就是我们在浙江绍兴府的新昌县查不到一点岳武穆王和练手余功的线索,而在江西瑞州府 的新昌县却查到了岳飞昔日在此活动的记载和文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岳王庙岳王庙原 坐落于宜丰县城东郊、今新昌大道街心花园北侧始建于南宋,后历经明清年间重修庙内 有明正德三年“精忠祠”石香炉和云南按察司佥事、邑人陈怀经所撰《新昌县新建宋岳鄂武穆 王庙之碑记》,及新昌教喻姚世菜所撰《重建岳王庙上梁文》碑刻进人庙门,一大影壁上狂 书着岳飞《题骡马岗》诗: 立马林岗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机舂水址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 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此诗岳飞自题“四都碓上追曹成至此感吟”,“碓上”即今宜丰桥西乡湾里村附近上述种种,都说明练手余功源自江西瑞州府的新昌县那么,新昌县的陈博如是何其人也,无从查考但周万钟的手抄本记载说,陈博如真正学得的练 手余功秘法,是他的那位“姻翁”大人,采用心传口授的方法教授于他的可见周万钟所记陈博 如、新昌县、徐德馨等等,无非是他所收藏的徐德馨记录的《练手余功拳谱》中所载内容 所以此手功法的来历及源流,恐怕已经随着《练手余功拳谱》的损毁和遗失而变得不那么确 切了但周万钟的这个手抄本毕竟弥足珍贵,它所抄录的练手余功很可能与张三丰太极十三势有关 系,因为它的十八字技法与太极十三势中的“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字实体技 法和“进、退、顾、盼、定”五字辅助技法十分接近。
另据歙县吴志青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 出版的《太极正宗源流》记述,我国武术宗派,六朝以前没有划分,后有达摩之少林拳,宋太祖之 赵家拳、岳武穆之岳家拳、张三丰之太极拳依次出现长拳至岳武穆乃创为双推手,及形意 联成拳法,递演至明初,遂有张三丰太极拳而且在此书的附图中也将岳门拳归之于“武当宗”, 足以说明岳家拳和武当拳的渊源从而,从传承关系、技法特点等方面看,在武当山发现的这 个手抄本拳谱,说明了武当山早期就有丰富的拳种流传我国清末民初之际有一位十分著名的武术家——扬州的金一明先生,他在民国十九年(1930) 出版的《武当拳术秘诀》一书中称:“少林派以五拳为精髓,以十八式为骨络张三丰始学拳术 于少林派,即得其精微奥诣,复从而翻之,变十八式为十八字,变五拳之形为十段锦之长拳,统纳 五拳十八式,及十八字精义于十段锦之中故学内家者,得其一二,已足胜少林这段话实际 是说,张三丰首创“十八字”及“十段锦之长拳”进一步考察金一明先生的《武当拳术秘诀》一 书,金一明认为,张三丰就是宋代的张三峰,宋之技击家,本武当丹士,“张三丰欲另树一帜,以示 与少林有所区别,故自称其拳曰内家”这说明宋代流传于武当山地区的与'十八字”类似的练 手余功是与张三丰有关系的。
从史料记载看,岳武穆王生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而据《宁波府志》记载,此时张三丰已得 到“宋徽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神授拳法”因此在金一明的说法中,可以推测出张三丰创“十八 字”和“十段锦之长拳”又似乎早于岳武穆王的《练手余功》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最保守的结论也应当是:练手余功与张三丰太极拳都是我国宋、元、明、 清时期流传于武当山下的拳术,同为武当宗内家派二、原谱此手功,乃岳武穆王教演文人弱士练习,以备刚强欺侮之不虞,护身防匪,大有奇功之妙,不可定 视切不可妄教奸匪之流切慎,切记捡得缠篇一卷,系徐德馨书伊从新昌县城内陈博如为师录此予得遇蔽藏戚周姻翁,以肉口 教法,始得其中之奥练手余功虚实论夫人身体质弱,秉自先天之不足耳既先天之不足即以后天之滋培其后天培补之功诸不离 养其精神,壮其筋骨,补其气血精神气血充满躯而延年益寿、强筋壮骨,岂不由后天之滋培 平手所以能欲壮者,无出乎易筋坚劲之功若能使周身精气血充,筋劲联络通行流畅,毫无闭滞, 其身方能健壮,而百病不染变弱为强者何也?易筋联劲也即人之通身四肢百髓,力之强弱若筋不活泼,则强瘓痿挛,盖 百病易药何也?皆因筋劲不能相联有筋无劲,则体虚力弱;有劲无筋,则血络无用。
所以精神 强壮,筋劲联络之功也经曰:筋壮者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如能紧劲筋舒,此利身劲 强之方也筋既合劲,以劲贴骨,紧骨合节,使气血充满,流行不滞再以圆镯带(戴)在两蹄之间, 日长摆晃,务至手直坚紧,筋劲联络,斯有征验岂非不立赢弱之躯为强体也筋劲俱紧,须识虚 实之意欲知虚实之道,亦在吾身中,动则虚,静则实;劳则虚,逸则实;偏则虚,正则实自于吾身 揣度行移坐立,举止动静之间,思意其所有,而其来者亦然知己知彼,有力用力,无力用志 以吾紧劲内实之躯,敢敌其刚猛之来勇者知其虚实之义虚实之道即已明,须按其歌中之字 义,日时演习熟练,以明其意,方为有得其中:残字者,以吾手紧直,探其虚实,即以推字粘联其虚, 接以暗隐;疾字紧推,无有不去者,此以实推虚也;援字者,乃演吾手活泼如猿猴之捷,劲取其虚 之意也;夺字者,乃夺其来力,为吾所用也;牵吸者,以近吾身,取其身为实,为我紧劲伸缩之用也; 捺字者,须周身练熟,取其力猛,急扱联推去其速;逼字者,逼其力强身大,使其虚为实,为我展施 之用也,其紧近抛托之意,演其逆顺远近,施展便宜,不致周章足怯之谓也;插字者,以促吾之实, 能去彼之实也,于中吞吐紧吸。
乃吾功内,更须熟习其十八字义,务要紧者捺、投、推、疾, 相联运用,方为得宜一十八字须日演时习,周而复始,循还(环)相联,使筋劲坚实,骨节合逢,不 至弯曲软弱再按其周身穴道粘残虚实,能以弱躯去强吾之一技在于其中矣习练者秘之 慎之,勿妄授奸匪,其害生命不浅授者切慎,切记练手余功此手精奇弱人须习其中妙趣潇洒自逸按上中下坚心学习功练能成大有裨益入门演手出乎紧 直子午定向逐字分拆残推援夺牵捺逼吸手中八字步莫乱移抛托插圾紧劲顺疾随手所化勿轻 努力吞吐粘取循还(环)莫离逼捺存心时刻勿遗逆求顺取观其虚实彼有七虚吾占七实以实取 虚以虚取实实匕虚匕虚匕实匕周身穴道三分借力手到其身粘吸莫离任其千变我心归一上中 宜紧下步紧曲彼来虽猛吾手紧抑以柔克刚以疾克急任彼闪挪彼劳我逸以长迎短以直迎曲力 求口身以捺紧敌来有踪影去无形迹进生退死切勿畏怯勤演习练护身自益不害吾身何方两释 功练既成本手须识□□口远一能克一尔我俱成尚观虚实 勿务勿狂勿练勿遗若变吾授莫谓不 奇丈人弱士尽可学习奸匪莫教切记不宜歌诀出手残推紧劲直 逼捺三分借彼力 抛托插扱随手化牵吸援夺下所宜 紧疾能克来者猛 吞吐 粘捺跌更奇 余功妙用授文士潇洒夺离君须识 功练既成上有枝教尔勤习须演记 狮子抖毛 鹏展翅 蝴蝶扑跌牛耕地吕门左右曲身紧 翻腾舒展膝落地手 似猿猴足似猕任彼刚强可畏 惧。
待续)(责任编辑柯超)摘自:《武当》2006年07期 作者:陈永霞陈凌三、全文释义练手余功虚实论拳术无有不讲虚实的,练手余功尤其如此这里先讲身体的虚实,再谈拳术的虚实那些身体虚弱的人,一般说来都是先天性的那么这种先天之虚,亦即先天之不足,就应当用后 天的方法来培补培补的方法有许多,无外乎保养精神、强壮筋骨、滋补气血,这些精神气血 充满身体,也就是变虚为实了,自然就会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可见,强壮人的筋骨,最后达到延 年益寿的目的,的确可以通过后天滋补的方法来实现两个实力相当的人交手,胜者只所以能够强于对方,无非是靠“易筋联劲”练出来的功夫若能 通过训练,使周身充满精神气血,筋劲联络通行无阻,毫无闭滞,那么这人必然身体健壮,百病不 生所以说,变弱为强有何秘诀吗?回答就四个字“易筋联劲”有些人看起来全身四肢强壮, 百髓有力,但是他的筋如果不活泼,那么他就会表现出僵劲、病态、萎缩、惊挛的症状而且很 容易染上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是为什么呢?都是因为筋劲不能相联有筋无劲,则体虚力弱; 有劲无筋,则血络无用所以精神强壮,都是筋劲联络带来的好处《易筋经•总论》云:筋骨粗 壮,必然力量强大;筋腱舒张,必然手足伸长;筋肉有劲,必然出招刚猛;气血和畅,必然身体健康。
这正是有利于身体健康,能够帮助文人弱士强壮起来的好方法筋腱肌肉既然与劲力相合了,接下来就是将劲力不断地贴紧骨骼,并且尽量地把骨头与骨头之 间连接的更紧,以便体内气血充足,并且畅通无阻再加上长期负重训练功力必会大增如同 用两副金属的圆镯戴在手足上,长期负重训练或吊在手足上摆来荡去,必然导致臂直而有力, 筋坚而劲疾这样才能对筋劲联络有所体悟、有所验证这岂不就是变虚为实、把柔弱的身躯变成强壮的体魄了吗?筋与劲结合的紧密之后,还要能够辨别拳术中的虚实含义其实虚实的奥妙就在我们自己的 身体之中,譬如运动着的时候总是因不确定而显得虚,而静止的时候则总是实在的、确定的; 奔波劳顿的一方总是会因疲劳而显得虚,而静待安逸的一方总是会显得实;当你处在一种偏向 位或侧面位攻击时被认为是虚,而当你处于一种正向或正面位置攻击时就会被认为是实所 以练功人自己要在平时训练中,结合自己身体所处的状况,认真研究、细细揣摩同时要在平 时的行走坐卧和举止动静之间,去仔细思考拳术中的虚实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使对 方攻我也是一样,知己知彼,既要认准对方的虚实,也要深知自己的七实七虚从而做到有力用 力,四两拨千斤;无力用智,借力打力。
只有这样才敢以紧劲内实之身躯,去与刚猛之士相对抗 这些就是拳术运用中虚实的含义虚实的道理明确后,就要按照练手余功歌诀中十八个字的含义,去每日按时定点的练习,直到 训练的非常熟练,悟出了其中的真意,方才为有所获得练习练手余功这样的内家拳,必须先将 十八字法练得纯熟,然后细细揣摩其中的虚实变化,进而学练整个长拳的套路,最后才能将十 八字信手拈来,或推或援,或牵或捺,做到招招分清,势势辨明所以不明其理,难学其拳;强学拳 路,也难敌人不能明白拳理的人,犹如目不识丁的文盲,应当称之为武盲,不屑与之论武练手余功练手余功是一套十分珍贵、精妙、神奇的以弱胜强的功夫那些文人弱士要想抵御刚猛强悍 的欺侮,就必须学习这套拳术学习练手余功,只要按照上中下三层功夫,循序渐进地坚持学习, 就一定能够练成当你学成之后,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妙趣和潇洒自逸的快乐,因为对你来说这 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练习练手余功,讲究从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八个方向进行演练就像 太极、阴阳、八卦的义理也有拳师认为,应当按照“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等 奇门遁甲中的八门来演练练手余功演练时还要注意“子午定向”,就是当在中午十二时前后 一个小时的午时训练时,要注意面向东方,因为此时的太阳由东向西运行至最高点,人体生物 钟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在夜晚零时前后一个小时的子时训练时,要注意面向西方,因为此 时的太阳正在地球的另一面由西向东运行至最低点,人体生物钟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所 以练手余功训练时讲究八门演练和子午定向,是有科学道理的练手余功的具体拳法训练,讲究出手时紧张有力,而且要求弧形运动,直拳打击训练时要求将 十八字逐字分拆开来,一个字一个字的练习这十八字是残、推、援、夺、牵、捺、逼、吸、 抛、托、插、扱、吞、吐、紧、劲、顺、疾其中在练习手上的八字瓏旷残、推、援、夺、 牵、捺、逼、吸”,一定要记住步法不要随意移动,因为这八字手法与脚步的进退,需要十分严 密的配合而在练习“抛、托、插、投”四个字的手法时,则必须紧张迅疾,劲力要顺,变换手法 时要随手所化,不要有一点的勉强在练习吞吐二字时,要注意紧紧粘着,不管招式如何循环变 化,步法如何变换移动,都不要离开对方,一旦时机成熟后,马上出手制服对方逼、捺二式,要 时刻存放在心里,不要忘记了,随时可以运用逼、捺克敌制胜在拳法运用上,讲究“逆求顺取”首先是注意观察对方的虚实,一般说来对方有动、变、劳、 曲、短、刚、退等'七虚”,我方却占有静、逸、直、正、长、柔、进等七实”然后实实虚虚, 虚虚实实,借以迷惑对方,减弱对方的战斗力,接着以实取虚,以虚取实在技击上,重要的是取 人体穴道,取非直取,而是七分用自己的力,三分借对方的力。
我所发之手,一旦接触到对方身体, 就要紧紧地粘吸不要离开不管对方有着千般变化,我的心中始终如一,我的手始终粘着对方 不放松,以不变应万变粘住后掌肩胸部应当用力绷紧,下盘步法也应当绷紧曲膝,以稳定桩法, 以便更好地打击对方有时对方来势凶猛,自己不要害怕,迎上去的手要紧紧地抑制对方,做到 以比较柔和的手法去克制对方的刚猛招势,用非常迅疾的手法去克制对方的急打强攻在步 法上,任凭对方翻腾闪挪,我自巍然不动,我以安逸等待去迎接对方的奔波劳顿,以我方的长处 去攻击对方的短处,以我方的直接打击去迎战对方迂回曲折的手法,尽量追求完美的打法和身 体免受任何打击当我用捺的手法控制住对方时,要做到捺按的时候有踪影,紧接着推击而去 的时候要处理的毫无形迹练习练手余功,掌握十八字要领,只是学会了技击方法,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在思想上形成一 些观念,比如进可以生存,退则会死亡交手之时,切不可畏首畏尾,怯懦不前,否则绝对是被动 挨打同时一定要勤奋的演习和刻苦的训练,熟练掌握练手余功的竞技技法,从而达到护体防身的目的练手余功对于自己护身防身是有百益而无 一害的,它一方面可以护身御侮,另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真可谓一举两得。
练成本 门功法后,各种手法都要牢记和识别本门的手法属于近身运用,优越于远身运用的技法,因为 它能以一克十训练时最好有武伴一同练习,这样既能提高实战能力,而且可以使更多的人练 成本门功法如果两人技艺相当,那就要相互观察对方的虚实和破绽,要做到不错误判断,不轻 狂出招,不迷信拳谱,不一暴十寒如果改变了我所传授的上述拳技打法、攻防原则、主导思 想、训练方法等等,那你就不要说练手余功没有什么可以称奇的以文谋生的人,先天不足的 人,还有那些因病而身体瘦弱的人等等,尽管来学习练手余功,一旦学会,终身受益但是奸诈巧 取之人,匪性不改之人,利欲熏心之人等等,千万切记不要教授他们本门功法,以免贻害社会歌诀实战中,出手要以紧疾劲直的手法实施推击;运用逼、捺的手法占据主动时,一定注意借用对方 的三分来力;运用抛、托、插、投的手法技击对方时,要做到随手所化,不要出现僵劲、拙力; 运用牵、吸、援、夺等手法时注意往下走的技法多为适宜;技法的运用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迅 速、快捷而有力的主动迎击,往往能够克制来势汹汹地猛烈进攻;具体到吞、吐、粘、捺、跌 来说,它们的招数就更为离奇了,吞吐变化无常,粘着不离其身,捺字顺势一带,跌字源于插抛;运 用夺字手法制服对方,因为轻取而重创,所以显得十分潇洒,但是用此手时一定要辨别对方出 手时的情势,是否适合使用夺字手法,否则不能奏效事小,反被对方克制才危险;练手余功的奇 妙用法传授给那些文人弱士,既可以御侮防身,又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一件一举两得的 事情。
但是,我们功夫练得再有成效,也要记住“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这句古训,学练功夫是没有 止境的所以,教你们勤奋练习十八字诀法,并且牢牢演示记忆所谓“狮子抖毛”,是一种扩张 毛细血管,运气通达四肢的方法;所谓“鹏展翅”则是一种训练灵巧步法的方法;所谓“蝴蝶扑 跌”,是一种训练轻功和扑地之术的方法;所谓“牛耕地”,是一种训练推击之术的方法;此外,还 要把肛门训练的提起,并且能够在屈膝半蹲时,两边的股肌也能夹得很紧所谓“翻腾舒展膝落 地”,是指腾空后让膝盖先落地的一种击杀方法还要训练一些翻腾跳跃、伸展扩开的动作, 以增强身体敏捷度练到手像猿猴一样灵活,足像猕猴一样敏捷这样任凭对方如何刚猛强 壮,也无可畏惧,也一定能够战胜他通过训练练手余功,无论是因为身体健康、精神百倍而显得风流倜傥,还是因为交手之中屡屡 得手,以一胜十所表现出的潇洒自如,都会使我们感到自豪、自强、愉悦、满足责任编辑柯超)摘自:《武当》2006年08期 作者:陈永霞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