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梁子湖区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卷

湖北省梁子湖区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 (共10题;共63分)1. (6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甲]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映态度也不一致[乙]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丙]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选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假如B . 心习C . 反映D . 东想西想(2)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B . 乙C . 丙2. (6分) (2020高一上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B . 《诗经》中的作品原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C . 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 . 古籍记载,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朦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宋人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故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 .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 . 子晨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 . 孔子时代,新音乐渐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属于统治阶级曲解《诗经》含义的一项是( ) A .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写诗人苦苦追寻思慕的人而困难重重B . 《桃夭》:“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新娘子出嫁时的赞美之词C .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竹喻人,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D .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主要是赞美“后妃之德”端庄贤淑的女子是君主的好伴侣3. (9分) (2019高二上桂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
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07日第2版)材料二: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
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材料三:“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
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还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B . 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C . 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
D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重要B . 材料二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发生命力C . 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就是要亲近群众D . 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高,表明现在很多人愿意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 4. (12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苏七块冯骥才苏大幅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结齿,眸子赛①灯,下巴颤儿一塔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功谢大恩送大匾来了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②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拖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他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哼呦哼呦叫疼谁料苏大夫听都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门后,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过了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架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去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选自《俗世奇人》)【注释】①赛:天津地方土语,有“好像”或“似”之意②各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 . 小说主人公苏七块职业是医生,在医术上可谓是“正骨神医”,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的医德遭人质疑C . 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颇有点出人意料,读者在对苏七块的个性、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会对他油然萌生敬佩之情D . 小说的故事性和传奇性很强,语言典雅优美让人粗读故事会大呼奇妙,咀嚼文字又觉得精妙无比2) 小说是如何塑造苏七块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请探究小说为什么以苏七块还钱赠药为结尾 5. (11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征贤,诏访其后谟姿宇魁秀,帝异之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有诏改洪州别驾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
俄为起居舍人,帝敕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索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谟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诲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推引之武宗立,谟坐二人党,出为汾州刺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顷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且泣下,帝为感动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众臣归重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贈司徒节选《新唐书魏谟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B . 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C . 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D . 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刺史,原是奉皇命检核地方官的职务,后成为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要职。
B . 嫡嗣,此处指皇位承继人,即太子嫡,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C .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是编纂历史书籍的重要根据D . 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和荣誉称号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谟心系朝纲,秉公劝谏对于皇帝要赦免董昌龄一事,魏谟认为董昌龄杀害无辜的事实确凿,如果赦免他,会紊乱朝纲B . 魏漠正气凛然,不畏权势宣宗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揭发驸马都尉杜中立的贪赃行为,使皇亲国戚的骄横气焰得以收敛C . 魏谟忠于职守,从不越职他从谏官转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时,皇帝仍要求他评价自己言行,他直言拒绝了该请求D . 魏谟坚持原则,敢于直谏皇帝偏袒一位乐工并授官扬州司马,宰相也授意谏官不要再言,虽劝谏失败,魏谟仍进言不已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②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6. (7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期末)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踏莎行晏殊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1) 这首词的上片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 最后一句“梧桐叶上萧萧雨”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7. (1分) (2018高二上渭南月考) 请根据情景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 《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 (1分) (2017安阳模拟)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简要概括其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9. (5分) (2015高一上双鸭山期中)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在内地盛会热潮中,香港特区政府意欲申办2023年亚运会不过,10周的公众咨询,结果并不乐观香港面临和内地完全不同的阻力港府申办2023年亚运会专责小组组长陈育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对立法会是否同意拨款有点担心。
按照香港体制,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一分一毫都要立法会批准1月14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辩论香港启动申办2023年亚运会60亿元拨款,经过逾两小时辩论,最后以40票反对、14票赞成,申亚拨款被否决10. (5分) (2017城中模拟)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萨特清醒而又痛苦地说“如果我说它(庸常的生活)既是不能忍受的,又与它相处得不错……你会理解我的意思吗?”我们很容易向生活妥协妥协还是坚持,关乎经验,能力,境界……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 (共10题;共63分)1-1、1-2、2-1、2-2、2-3、3-1、3-2、3-3、4-1、4-2、4-3、5-1、5-2、5-3、5-4、6-1、6-2、7-1、7-2、7-3、8-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