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i. 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 1)1. 首要任务2. 位于系统分析之后3. 相对容易的阶段4. 次要任务ii. 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是( 4)1. 系统说明书2. 评审报告3. 开发合同4. 可行性报告iii. 反映数据流在系统中流动情况的图是( 3 )1. 事务流图2. 业务流图3. 数据流图4. 信息流图iv.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按顺序分别是( 1)1.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2. 汇编语言、机器语言、高级语言3. 机器语言、高级语言、汇编语言4.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VB 语言v.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对象是( 1 )的决策1. 结构化2. 管理3. 半结构化4. 经济vi. 结构化方法中,数据流程图是( 2)1. 工程流程图的抽象2. 业务流程图的抽象3. 系统流程图的抽象4. 程序流程图的抽象vii.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为( 1)1. 辅助决策2. 代替决策3. 执行决策4. 都不正确viii. 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的描述工具中,用于描述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 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的是( 1)。
1. 数据流图2. 数据字典3. 判定表4. 判断树ix.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构成包括( 4)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 管理科学3. 数学4. 以上答案都是正确的x.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说明( 3 )1.系统开发的可行性2.系统是什么3.系统干什么4.系统如何实施xi. 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 属于( 2 )1. 战术级管理2. 战略级管理3. 控制层管理4. 作业层管理xii. 管理活动的高、中、基 3 个层次分别对应着 3 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 1 )1. 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2. 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3. 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4. 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xiii.系统的存在需要3 个基本条件,即: ( 4 )1.输入、反馈、处理2.时间、地点、事件3.计划、控制、执行4.目标、功能、结构xiv. 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 2 )1.IM2.IS3.IN4.FSxv. DSS 是指:( 3 )1.专家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3.决策支持系统4.经理信息系统xvi. 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大约起源于 20 世纪( 2 )。
1. 30 年代2. 60 年代3. 90 年代初4. 90 年代末xvii.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英文缩写分别是: ( 3 )1.OA、CIMS2.OA、CMIS3.CIMS、OA4.CMIS、OAxviii. MRP -II 是在什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4 )1. 企业资源计划2. 办公自动化3. MPS4. 物料需求计划xix. 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1 )1. 客户/服务器模式2. 文件/服务器模式3. 分时/共享模式4.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xx. 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3 )1.GIS2.EC3.AIS4.CAD二、填空题1. 系统分析是在 总体规划 的指导下,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确定新系统逻辑结构 的过程2. 详细调查应遵循 用户参与 原则3. 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检 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查系统的质量;检查系 4. 系统的 技术评价 指标是客观评价系统的依据 技术评价 指标一般分为性能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两大类5. 新系统运行前要进行数据准备准备系统基础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根据 系统切换的类型 来确定。
6. 分解和 抽象是结构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7. 数据流程分析是 抽象地独立出来,舍去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物资、材料等,仅从 数据流动过程 考察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业务流程重组或称业务流程再造,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优化 企业结构 9. 业务流程重组方法的特点是:企业不再围绕功能或职能来运作管理业务,而代之以从 业务处理流程 的角度来组织管理活动10. 新系统的方案主要包括: 新系统的目标 、 业务处理流程 、数据处理流程、总体功能结构及子系统的划分及功能结构11. 存在 反馈机制的闭环 系统一般是稳定的,可以自我调节的,也是管理信息系统 的主要结构12. 一般认为组织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 标准作业程序 合理性,通过自动化其业务流程有可能达到极高的效率13. BPR是对企业的 重建,其目的是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 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 )、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14. 系统的 技术指标指标是客观评价系统的依据 技术 指标一般分为性能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两大类15. 新系统运行前要进行数据准备准备系统基础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根据系统切换的类型 来确定。
16. 分解和 抽象 是结构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17. 系统分析是在 总体规划 的指导下,对系统讲行深入详细的调杳研究,确定新系统逻辑结构的过程18. 详细调查应遵循 用户参与 原则19. 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检 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查系统的质量;三、名词解释题1. 文件设计(书11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书4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书50)4. 夕卜模式(书53)5. CBIS (书 10)6. 标准作业程序 (书23)7. 系统的可靠性(书100)& 管理信息系统 (书33内容提要中)9. 文件设计(书112)10. 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书41)11. 据库管理系统(书50)12. 夕卜模式(书53) 四、判断题1. 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块错)(错 )(对 )(错 )( 错)(对)(对 )( 错)2. 输出设计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3.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就是进行程序开发4. 进行系统切换前需要对用户进行必须的培训 5. 系统切换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安全的是直接切换6. 电子商务最关键的问题是米用何种语言构建网站 。
7. 系统维护通常包括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和数据维护等内容8. 管理信息系统运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系统维护9. 进行了系统总体测试,才能着手模块测试10. 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是总体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对 )11. 一般认为BPR就是用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取代人决策的过程( 错)12. 企业高层领导不一定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去( 错)13. 进行总体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数据流分析( 错)14.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 件(对)15. 可行性调查的内容包括系统的外部约束环境、规模、历史、管理目标、主要业务、当 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等等( 对)16. 要构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至少要具备硬件、软件和管理人员( 对 )17.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对)18. 为中层管理者服务的系统通常称为执行控制子系统( 错)19. 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是总体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 对)20. 一般认为BPR就是用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取代人决策的过程 (错)21. 企业高层领导不一定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去 (错)22. 进行总体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数据流分析。
(错)23.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 件 对)24. 电子商务最关键的问题是米用何种语言构建网站 (错)25. 系统维护通常包括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和数据维护等内容 ( 对)26. 管理信息系统运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系统维护27. 有进行了系统总体测试,才能着手模块测试 对 )( 错 )四、问答题1. 请指出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区别答:信息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部件,是一个为完成数据的收 集、处理、存储和提供完成特定任务所需信息的部件构成的整体管理信息系统是一 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 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 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也可以理 解为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应当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同时,管理信息 系统又具备它特有的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从学科范围的本质看,信息系 统包含的范围要大于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的对象为中层管理监督和控制 业务活动,其面对的任务也是结构化的。
2. 举例说明数据和信息的区别答: 数据( Data )是客观实体属性的一种表示,是事件发生的原始表示(记录) ,数据被通过有意义的方式组织和安排时,数据就变成了信息信息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 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这些价值是数据本身不具备的,例如:管理者可以从 月度的总的销售数据中发现对其管理有用的知识,而每个单独销售人员的数据不能提 供这些知识按照某种规则和关系可以将数据组织成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经由数据加工(Process)和处理后形成的信息的种类是由加工和处理数据时依据的 "关系和规则"来决定的,相同的数据处理和加工时依据的 "关系和规则 "不同,形成的信息可能完全不同,增加新的或不同的数据往往意味着关系可以重新被定义,也意味着新的信息被 制造出来在商业管理中,管理者可以将特定的数据添加到总体的销售数据中可以得 到月度的按产品分类的销售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判断哪些产品更受欢迎,而那些 产品利润更高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数据不经加工只是一种原始材料, 其价值只是在于记录了客观数据的事实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信 息来源于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产物其价值在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活动的现实意义。
3. 请举例说明数据组织的层次答: 数据的组织采用 "分层 "管理的方式进行在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处理中,数 据组织一般分为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四个层次 (1)数据项 :数据项是具有确定逻辑意义(即可描述信息内容)的数据的最小单位它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它的作 用在用于生命事物的某方面的性质,描述一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在描述 在校学生时, "学号"、"姓名 "、"性别"、"班级"等都是数据项 (2)记录:记录是具有一定 关系的数据项的一个有序集合将描述某些事物有关的性质的数据项按一定的方式组 织起来就形成了记录记录常用于说明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 如,处理的对象是学生,则该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班级、成绩等数据项构成了 关于学生的一条记录3)文件:文件是相关记录的集合例如学生情况文件包括有 关学生的纪录,但是,在需要时可以从某个现有文件中挑出一些特定的数据和记录重新组织,使之成为新的文件因此文件的建立和维护是计算机处理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4)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数据集合数据 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独立 性和易开展性,并可为用户共享。
4. 简述一个组织中信息系统部门的人员构成答: ( 1)首席信息官(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CIO ):负责组织信息系统职能活动 的高级经理2)系统分析师( SystemsAnalysts ):负责将业务问题转换成解决方案, 即负责制定系统逻辑方案,充当组织信息系统部门与组织其他部门(系统用户)之间的联络人3)系统设计师(Systems Designers):负责设计系统物理方案4)程序 员(Programmers):受过训练的专门负责编写软件代码的员工 (5)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 ):负责分析组织的数据需求以及数据库设计方案的制 定,维护组织范围内的数据词典6)网络专家(Network Specialists):负责设计数 据通信网络,网络操作标准制定,网络安全等 (7)用户代表(End Users):信息系统部门之外的用户部门的代表8)信息系统经理( 1nformationSystemManagers ):组 织的信息系统部门主管5. 详细描述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答: 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A. 确定规划的性质。
明确 MIS 战略规划的年限及具体 的方法 B. 收集相关信息 C. 进行战略分析对 MIS 的目标、开发方法、功能结构、 计划活动、信息部门的情况、财务情况、风险度和政策等进行分析 D. 定义约束条件根据单位(企业、部门)的财务资源、人力及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义 MIS 的约束条件和政策 E. 明确战略目标根据 3、4 的结果,确定 MIS 的开发目标,明确 MIS 应 具有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等 F. 提出未来的略图给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框架, 包括各子系统的划分等 G. 选择开发方案选定优先开发的项目,确定总体开发顺序、 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 H. 提出实施进度估计项目成本和人员需求,并列出开发进 度表 I. 通过战略规划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档,经组织(企业、部门)领导批准后生 效6. 程序必须符合什么样的基本要求?答: 1 程序的功能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地满足预期的需要; 2. 程序的内容清晰、 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 3. 程序的结构严谨、简捷、算法和语句选用合理,执行速度 快,节省机时; 4. 程序和数据的存储、调用安排得当,节省存储空间; 5. 程序的适应 性强程序交付使用后,若应用问题或外界环境有了变化时,调整和修改程序比较简 便易行7. 详细描述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答: 可行性调查的内容( 1)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它的外部约束环境、规模、历史、 管理目标、主要业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等等 (2)系统中信息处理的概况包括现有信息系统的组织机构、基本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可靠性、人员素质和技术手段 3 )系统的资源情况包括技术力量和能投人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 4)系统各类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态度包括领导和有关管理业务人员对现行信息系统的看法,对新系统 建设的支持和关心程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