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24分〕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强调 C.对前段的限制 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 )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进犯详细社会关系的次数 C.犯罪行为所直接进犯的详细社会关系的多少 D.犯罪行为所进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 )A.减轻处分 B.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D.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4.犯罪既遂是指(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B.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D.犯罪人的目的已经到达 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 )全部罪行处分。
A.他参与的 B.他组织、领导的 C.他指挥的 D.集团所犯的 6.对于被判处( )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B.无期徒刑 C.死刑 D.驱逐出境 7.吴某因犯成心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A.吸收原那么和并科原那么 B.限制加重原那么和并科原那么 C.吸收原那么和限制加重原那么 D.吸收原那么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之日起计算A.犯罪 B.犯罪行为停顿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9.按照解释的效力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10.我国刑法典所确定的根本原那么有:罪刑法定原那么、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那么和罪责刑相适应原那么11.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那么是:以属地原那么为根底,兼采属人原那么、保护原那么和普遍原那么中的合理因素12.犯罪行为的两种根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13.所谓刑事责任才能,就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当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才能14.犯罪的成心有两种类型,即直接成心与间接成心15.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因此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1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施行某种犯罪〔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17.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18.我国刑法中的量刑原那么是: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9.犯罪构成 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详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0.犯罪主体 是指施行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21.主犯 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展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22.刑罚执行 简称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施行的刑事司法活动四、筒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3.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 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施行的刑法所制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到达的年龄。
〔4分〕我国刑法典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2分〕(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2分〕(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6周岁〔2分〕24.什么是犯罪中止?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有何特征? 答: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顿形态〔4分〕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顿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观前提特征〔2分〕(2)自动性即行为人在主观上自动放弃了犯罪意图,在客观上自动停顿了犯罪的继续施行和完成这是犯罪中止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的未遂形态和预备形态的根本区别所在〔2分〕(3)彻底性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彻底消除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在客观上彻底放弃了自认为本可继续进展的犯罪行为,而且也不打算以后再继续施行此项犯罪〔2分〕五、案例分析^p 〔16分〕25.案情:胡某,男,63岁,退休职工。
20__年12月,胡某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了很多名贵花草,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为了防止别人偷窃,胡某在院墙上私自安装了电网,并在院墙上书写了“有电,危险!”的警告语,还在墙外插了两块写有同样内容的警告牌20__年5月9日晚8时许,××农场职工王某和龙某扛着钢筋、电线等物经过胡某家时,王某不慎将钢筋触碰到胡某安装的电网,即刻被电击倒地龙某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上前拉扯王某,也被电击倒胡某听到喊声,知道出事,马上切断电,并同闻声赶到现场的附近群众一起将龙某和王某送往医院抢救随后,胡某向所在地派出所报案并详细说明了全部情况王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龙某半月后痊愈请分析^p 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分原那么〕? 答:(1)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其行为应当按照〔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定罪处分〔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那么全题不得分〕(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防止,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分〕(3)胡某预见到了私自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的后果,但其轻信以书写警告语、插警告牌等方式可以防止,以致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完全符合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按过失犯罪定罪处分〔4分〕(4)胡某安装电网的行为,主观上并非希望或者放任致人伤亡,而是由于其预防措施缺乏以防止发生危害结果,因此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非成心〔2分〕(5)胡某预见到了可能产生的后果并采取了自认为有效的措施,因此其心理态度也不属于忽略大意的过失〔2分〕(6)胡某报案并详细说明情况的行为符合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属于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3分〕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