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分析 > 农林牧渔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选择生态化技术路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文档格式:DOCX| 5 页|大小 10.52KB|积分 20|2022-09-20 发布|文档ID:15444024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选择生态化技术路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者:张振武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2月20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新历史时期我国农业技术路线指明了方 向农业是大产业,生态是大概念,农业生态化关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安 全当前,影响农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诸如土壤、水源、大气环境污 染问题,江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饲养动物疫病、农残及动物福利问题、农产品 质量安全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草原超载过牧与退化沙化问题、气候变暖 干旱问题等,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低成本 地加以解决生态农业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产物,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是农业发展的必 由之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是生态化,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 国农业才能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 我国农业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才 能产出绿色有机食品,提升我国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让农民增加收入,让市民吃 上更加健康安全放心的农产品进而破除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提高我国农产品的 全球市场竞争力农牧业生产方式由种养分离向种养结合转变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或集中化的养殖小区,造成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脱节分 离。

    一方面,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粪便污物大量集中排放,对局部区 域环境造成过量超载其排放量已是工业有机污染物的4.1倍,致使全国3/4 的江河湖泊出现了氮磷富营养化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种养分离,导致土壤缺乏 有机肥,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和耕地质量退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转变农 业发展方式我们要将种养结合上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走生态化的技术路线, 把动植物、微生物之间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顺,实现和谐持续发展种养结合就是把种养活动结合在每个农户中,结合在每块农田里,结合在每 片果园林地中这样,养殖活动就从农民的庭院里迁移出来,不再污染村庄庭院 环境,解决了养殖垃圾对村庄庭院的污染问题,有利于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实行种养结合,把小型规模化的养殖活动安排在田间林地里,这样饲草饲料 可以就近饲喂,节约运输人工等资源,属于资源节约型农牧业农户将养殖活动 分散在各自承包的田间地头或林地里,种养业有机组合在一起畜禽粪便作为肥 料,也就近施入农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是循环型农牧业小型规模化农户各自为战,化整为零地分散饲养,不搞集中化规模化的养殖 小区,污物不会超载过量 实现了污物的容量化控制,污染源分片包十就地解 决,不蔓延扩展,从源头上治理了畜禽业污染,以资源化方式进行了环保处理, 属于环境友好型农牧业。

    与工业化的治理方式相比较,这样的治理成本低,不需 要昂贵的基建设备等投入,也不必付出高额的环保运行费用,是资源节约型的低 廉化治理畜禽业饲养方式由工厂化向生态化转变以猪禽牛羊为代表的畜禽业,是农场动物的主体,是肉蛋奶的主要来源畜 禽业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农业生态链平衡和谐的重要环节在工业文明 时代,畜禽采取舍饲笼栏等工厂化方式进行饲养工业化饲养方式极大地满足了 老百姓对肉蛋奶的需求,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带来了疫病、药残等食品 质量安全问题畜禽是有生命的动物,它不同于普通工业品工厂化高密度的饲养方式,由 于违背了动物的自然天性,剥夺了动物福利,在应激状态下生存,因此也危害了 动物的健康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是疫病与药残问题,疫病与药残的防控需要从 源头入手,从养殖环节抓起,推动饲养方式由工厂化向生态化转变这是保证畜 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也是破解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突破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 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动物的健康直 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只有它们健康,人类才能健康健康动物是通过健康饲养 方式获得的,生态化饲养方式就是健康饲养方式。

    畜禽业饲养方式由工厂化向生态化转变,需要放弃对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 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用生态理性取代过头的物欲把畜禽从圈舍笼栏中释放出 来,充分利用草地林地放牧饲养,给饲养畜禽以蓝天绿地新鲜的空气,自由运动 的空间,让他们健康的生长不发病疫病、药残、动物福利等食品安全问题、国 际贸易绿色壁垒问题等,都能够通过生态化的饲养方式加以解决农牧业生产技术由跟随追赶向自主创新转变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现代农业,需要有中国特 色的农业技术选择我国人均土地少,受资源禀赋限制,即使推行规模化经营, 也是小型规模化;我国农民数量多,应该扬长避短地选择劳动密集型农业;我国 农户资金短缺,不宜选择资本密集型规模化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生态化的技术路 线,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适合小型规模化生产方式,也适合劳动密集型生产方 式采取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短缺的货币进行适当替代, 适合农户目前资金短缺的现状,也与农村金融小额信贷的制度安排相适应选择生态化技术路线,采取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方式,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 这是我国农民的长项看家本领,适合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在我国开展有 机绿色农牧业生产,同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结合,是我国独具的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是有机农业的基础,全球的有机农业,就是受中国传统农业启 发而提出来的消费者在新世纪里,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健康安全放心,关注产区 的生态环境,关注饲养生产方式,关注动物福利状况所以,要采取生态化生产 方式,生产有机绿色农产品,以抓住和占领未来的市场机会我国农业技术路线选择生态化方向,适合将相关成熟技术组合在一起的集成 创新也适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后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是中国化过程, 是自主创新开花结果的过程我国农业技术路线选择生态化方向,更适合原始创 新,因为,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解决了中国农业问题具有世界意义生态化农业具有多样化特征,我国农业技术路线选择生态化方向,能够使各 地区农技人员都拥有自己的舞台和天地 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国地域广 阔,地貌多样、气候多样、生态多样、物种多样、民俗文化多样,可以利用多样 化的资源,通过组合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等手段,创新出各种生态型的特 色个性农产品生态化技术路线的多样化特征,能够使在基层工作的农技人员有 用武之地他们的优势是能够接触实际、深入实践、利用各自不同的第一手资料, 脚踏祖国大地写论文,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与本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suijiazhuang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