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文档格式:PPT| 39 页|大小 4.58MB|积分 10|2022-10-12 发布|文档ID:16107207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构建构建“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分配格局陈秀图陈秀图2010年年12月月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专题五专题五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1.“1.“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是什么?分配格局是什么?是一种收入分配结构是一种收入分配结构2.2.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什么?是什么?基尼系数基尼系数 3.按照社会学理论,按照社会学理论,什么样的分配格局什么样的分配格局是相对公正、合理、是相对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分配格局开放的现代化社会分配格局模型模型?“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式分配格式4.“4.“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分配格局的主体主体是什么?是什么?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一、为什么要构建一、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分配格局二、我们与二、我们与“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的距离分配格局的距离三、构建三、构建“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实现途径分配格局的实现途径一、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大意义(一)什么是(一)什么是“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分配格局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富人阶层富人阶层中产阶层中产阶层贫穷阶层贫穷阶层所谓所谓“橄榄型橄榄型”分配分配格局,又称格局,又称“纺锤形纺锤形”分配格局,是指一个分配格局,是指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以中产阶层为主体,富人阶层富人阶层和和贫穷阶层贫穷阶层比例都较小的,形如比例都较小的,形如橄榄球的社会群体收橄榄球的社会群体收入分配格局。

    入分配格局一)什么是(一)什么是“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分配格局中产阶级的特征:中产阶级的特征:1951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依附于庞大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无固定私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较难以资产论之靠知识与技术谋生,有稳定丰厚的收入思想保守,生活机械单调,缺乏革命热情,但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一)什么是(一)什么是“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分配格局u现在,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一般是指: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一般是指:u收入和财富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上下收入和财富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上下u收入来源稳定、生活比较富裕收入来源稳定、生活比较富裕u以金领、白领、灰领人员以及蓝领中的技能以金领、白领、灰领人员以及蓝领中的技能工人等所组成,具有工人等所组成,具有中等及以上教育水平,中等及以上教育水平,同时具有比较成熟且共同遵守的、有利于社同时具有比较成熟且共同遵守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群会和谐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群体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一)什么是(一)什么是“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分配格局u2007年1月,中国统计局副局长贺铿把“中产阶级”定义为:u经济上比较殷实。

    u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比较高u讲文明,讲诚信,守法纪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中产阶级稳定性最强,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二)(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发达国家在形成“橄榄型”前出现过其他形状的分配格局 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金字塔型:金字塔型:底座庞大 塔尖细小特点哑铃型哑铃型:两头大 中间细长(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 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 特点特点(二)(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倒丁字型: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状似一块平放的又宽又长的板子,而高收入者和超高收入者则状似一根上下粗细差不多的棍子不稳定不稳定人数少地位高财富多人数多地位最低财富少人数少财富不多(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 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稳定器稳定器推动和扩大内需良性循环公正合理开放(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 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橄榄型:橄榄型: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大意义意义来源: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人均GDP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381元22698元1978年的59.6倍15781元343元1978年的46倍1978年的35.52倍134元4761元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大意义意义重大意义:1.是落实党中央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精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迫切需要。

    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级分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理顺分配关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明确要求:“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到2020年,“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今年年初,胡锦涛、温家宝分别作出关于调整分配结构、形成“橄榄型”格局的指示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大意义意义2.是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90年代中期达0.42,但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0.48这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事关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整顿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大意义意义2.是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城乡居民收入比上海 2.431 甘肃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年1.8612009年3.33126675元10969元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金融业 4.271农林牧渔业2007年10%居民收入最高组10%最低收入组23112958元61841元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城乡区域行业群体群体(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大意义3.3.促进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促进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积极发展刺激和带动内需保障社会经济和谐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促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大意义4.4.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中等收入阶层提高人口素质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力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大意义意义5.按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按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我国制定了我国制定了2020 2020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消除三大差别消除三大差别民主完善、法制健全民主完善、法制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全民素质明显提高全民素质明显提高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共同富裕二、我们与二、我们与“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的距离分配格局的距离(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二)国外相关国家中等收入的界定标准(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面临的问题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目前界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主要有三个指标: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一是收入达到中等及以上二是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较稳定;平、生活水平较稳定;三是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或中等附近。

    或中等附近具有经济规定性具有相对性具有引申性(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有四个特征:有四个特征: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1.以中等收入为基础 等于或稍低于和略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均可视为中等收入水平我国衡量中等收入的几种基准:以人群收入的平均值为标准以人群收入的平均值为标准以人群收入的中位数为标准以人群收入的中位数为标准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结合确定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结合确定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中等收入标准二、我们与二、我们与“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的距离分配格局的距离 2.2.中等收入阶层是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平、生活水中等收入阶层是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较稳定的社会群体平较稳定的社会群体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中等阶层收入家庭基本需要实现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发展、享受和投资较强的就业能力和投资能力3.3.中等收入阶层是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的社会群体中等收入阶层是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的社会群体较高文化素质较强职业技能富有管理经验必备必备素质素质(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4.4.中等收入阶层拥有基本相近或相同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中等收入阶层拥有基本相近或相同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是: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较强社会责任心 价值观、行为规范的统一 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中等收入群体。

    国家(地区)家庭年收入(万美元)比重(%)主观认同率(%)人均GDP(美元)(按现价计算)总人口(亿)美国42080373052.8瑞典4105580259790.0887日本4468370001.27香港24.1238000.0682韩国23.6102600.48印度0.070.329.246810.27中国(2002)4-6万元人民币14100012.845中国(2008)6-12万元人民币22330013.3中国(2020)8-20万元人民币38500014(二)国外相关国家中等收入的界定和标准不同国家、地区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划分标准的比较不同国家、地区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划分标准的比较资料: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亚洲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和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发布的标准及苏海南、常风林两位学者的加工整理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2年,我国中等收入者收入约为年,我国中等收入者收入约为46万元,根据抽样调查万元,根据抽样调查计算,全国大约有近一亿人口属于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者比计算,全国大约有近一亿人口属于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者比重约为全国总人的重约为全国总人的7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4以上。

    以上现阶段中等收入标准为年收入现阶段中等收入标准为年收入620万元,其中,主体部分为万元,其中,主体部分为612万(相当于万(相当于9000美元至美元至18000美元),此外,家庭储蓄美元),此外,家庭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和其他货币性资产30万元以上,家庭人均居住面积高于当地平万元以上,家庭人均居住面积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均水平,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额的比重为30左右2008年,中等收入群体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年,中等收入群体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21.56,以此为基础,经估算以此为基础,经估算2010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全国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全国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的24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现状:目前没有真正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中等收入群体目前没有真正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中等收入群体(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行业分布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公共管理等行业形势与政形势与政策策(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2.职业分布职业分布职业分类人数(人)所占百分比(%)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08731.0专业技术人员250425.2自由职业者177317.8不同职业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比重来源: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职业分类人数(万人)占从业人数百分比(%)机关科级以上公务员925.41.19%事业单位人员2914.93.76%企业中级以上管理人员24003.10%专业技术人员21002.71%高技能人才20002.58%私营企业主及投资者1507.41.95%个体工商户2917.33.77%农民中的规模生产经营户主19402.50%合计1670521.56%2010年估算值1800024%全部就业人员中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员类别划分(2008年)(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3.3.地域地域分分布布(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北京上海广州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面临的问题1.1.全面解决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问题是一个复杂庞大全面解决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问题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的系统工程分配格局不够合理,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两个比重偏低 当前,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已成为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提高工资收入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的主要途径。

    据报道,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我国现有的收入差距中,农村的“贡献”要占到60%以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特别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分配秩序也比较混乱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50%(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面临的问题 2.我国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离我国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离“橄榄型橄榄型”还相距较远还相距较远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24%美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80%差差 距距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面临的问题3.3.我国要形成我国要形成“橄榄型橄榄型”的中等收入阶层需要更长的时间的中等收入阶层需要更长的时间形形势势与与政政策策 中产阶级的发育需要很长的历史过程,而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更需要一定的历史环境、条件及时间三、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实现途径(一)以“提低、扩中、调高”为改革思路,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推动农民收入增加(三)改革现有的税收制度(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010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书,称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达0.5,远超国际公认警戒线。

    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我国“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如何建?作业思考题:作业要求作业要求:1.作业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结合上面的一段话自拟题目2.论文字数在12001500之间3.论文大标题用“三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宋体,参考文献用“小四”宋体4.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得抄袭,要独立思考,并要有鲜明的观点5.请各班的学习委员在下周四之前收齐所有同学的作业交到职院D2105(法律系辅导员办公室)林婉芳老师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沈阳哈登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