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教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中学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文档格式:DOCX| 5 页|大小 68.24KB|积分 10|2023-04-10 发布|文档ID:199186760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xxxxxx中学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xxxxxx中学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是学校优质教育的支撑,是课改的领头羊,他们的专业发展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未来,决定着学校质量提升的进程,对于培养人才,对于学校内求高质外树形象意义深远本学期我们将坚持“面向全体,培养青年,发展骨干,推出名师”的工作思路,以“定点定向培养,课题加压,专业引领”为举措,切实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建设,以取得带一班优一群的成效,故制定此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一、指导思想:秉着“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学科带头人培养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学科带头人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矗二、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专业素养,促使他们成为课程改革的真正带头人使他们成为积极参与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学科建设规划、教学和科研计划,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搜集和掌握本学科的各种前沿信息的引领者1、学科带头人应发挥的作用:(1)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坚定的促进派和积极的实践者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参与和推进中学课程改革,大胆探索,勇于进取,敢当课改的领头雁。

    2)统统高中新课程行动研究的先行者和课程校本化的建设者在课程改革中,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把每一间教室都变成新课程的实验室把实践与研究、课程与教学溶为一体,通过反思性教学,改进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重建新的职业生活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有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3)在全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在中小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主动地帮助年轻教师,在全校同行中产生积极导向2、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素养:(1)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深切的人文情怀;(2)较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鲜明的教学个性;(4)富有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5)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学科知识;(6)具有一定的行动研究能力三、培养原则:1 .活动与学科相结合2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3 .全面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四、培养过程:理论研修——行动研究——反思总结(循环往复)五、培养方式:1 .理论学习与学术专研2 .课例研究与现场实验观摩3 .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4 .论题答辩与专题汇报六、制度保障1、内在制度保障:(1)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旨在反映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研究轨迹和成长历程。

    内容有:①个性化教案②课后小结与札记③教学案例④教学随笔⑤专题研究文⑥读书笔记.(2)建立教师个人“资料库”内容有:①精读若干著作③按兴趣和专题分门别类收集和整理专业资料.2、外在制度保障:(1)保证教师的研究时间(建议减免教师三分之一的教学工作量).(2)保证教师的研究经费(建议学校以课题项目方式划拔经费).(3)给教师提供发挥“带头”作用的平台.七、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作用1、组织建立由校级领导、教务处、教研组长组成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领导小组2、领导小组成员:组长:陈衍副组长:吴志进、杨一、张爱香组员:闫建选、叶秋良、盛金兵、张胜芳、张明金3、学科带头人培养领导小组的作用:挖掘校内业务骨干人才的资源,树立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给他们一定的待遇,留住这些业务能人,让他们去带动组内其他人尽快提升业务能力特别是积极参与新课改的教研能力是育秀中学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业务和死刑素质,为教学第一线服务4、帮扶敌对建设高级教师 带动帮扶中一教师 新教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cjc2202537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