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制度

文档格式:DOCX| 4 页|大小 10.57KB|积分 20|2022-10-07 发布|文档ID:15884989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制度安全理总则1、为加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在施工生产中的职业健康安全, 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标准,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2、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为项 目施工生产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3、项目各级领导、各部室、各施工队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规 条例和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积 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 保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安全生产责任4、发生安全事故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必须按照实事求是、 尊重科学和“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制定整改措 施,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1、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当地 有关规定要求建立有效的事故报告处理机制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 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 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 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 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上述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3、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 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4、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 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5、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 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 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 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6、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 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 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 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8、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 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 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 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9、事故调查由政府部门组织进行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 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 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 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10、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 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负有事故 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各项防范及 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 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12、应按照法规有关要求完善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 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ajiefude2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