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四年级语文下册 挑山工 2教案 教科版

文档格式:DOC| 5 页|大小 20.50KB|积分 15|2022-06-23 发布|文档ID:11294205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四年级语文下册 挑山工 2教案 教科版设计理念要卓有成效地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要以突现自主为前提,而且要关注合作与探究同行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发表个性化见解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与合作学习技巧;2.通过讨论探究,交流对话,合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3.使学生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执著追求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简介挑山工后,多媒体展示挑山工奋力登攀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在引发兴趣的情境中,初步体验: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山上挑货物,的确令人敬佩二、质疑问难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以开放的理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至少10人)对认真读书,善于动脑,能提出有创意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三、合作探究1.朗读感受形象①引导学生弄清楚挑山工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的(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挑山工“登攀”的语句,同桌交流)②让学生把文中描写挑山工登攀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并对照课文插图,想象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艰难地不断地奋力登攀的形象(同桌互相朗读、评价后,选代表在班内朗读,感受挑山工的艰辛、执著)。

    2.合作梳理“三遇三见”要求:在阅读课文基础上,以小组合作方式填写下表规定的内容教师要走进学生,巡查指导,确保有效学习(小组内先分工、互动、议论,然后在班内展示、评价)相遇次数、相遇地点、看见挑山工在干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合作感悟难句含义①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整体思考“哲理”②用多媒体展示合作学习问题:a.你认为山民走得很慢,反而常常跑在我们前头的原因是什么?b.“我”为什么会愉快地(“心悦”)接受挑山工的说法?“我”真心实意地佩服(“诚服”)挑山工的什么精神(突出“心悦诚服”理解)?c.挑山工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最需要的是什么?③合作学习要求:组长要合理分工,并在自读自思的基础上展开议论、争辩,形成升华性结论④教师要强化点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形式“亮点”,并在展示、评价中及时引导整合,使学生感悟到位4.指导朗读山民的话要求突出重音,注意语速,语气可采取教师范读、同桌试读、个别展读、民主评读和全员美读的步骤,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升华其理其情四、体验整合先引导学生在课文插图下写几句最想说的话,然后个性化展示鼓励学生说有创意的话,有哲理的话,也可写赞美挑山工精神的话,以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怀(让学生先写后说,多元化表白情怀)。

    教学评价以质疑启感悟,以导读促感悟,尤其是以合作达到领悟,在三位一体的有机整合过程中,张扬理解的个性,焕发主体的活力,是这一教学设计的特色教者在激趣导入后,先以开放的魄力启迪学生质疑,使之学习伊始就展示了自主感悟的丰姿;接着,又以导读为感悟方式,于学生心灵深处塑起“挑山工”的可敬形象;随之,教者精心设计了旨在梳理“三遇三见”与攻克感悟难点的两轮有实效的合作学习,把教学一举推向高潮;最后,又以学生发表自主、多元的个性化感受与体验,有效深化了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显然,这个设计是颇有借鉴意义的 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挑山工1教案 教科版一、教学要求:  1.学习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含义深的句子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认定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  4.读写结合,练习做读书笔记卡或写简短的读后感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挑山工》,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挑山工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挑山工》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现在请你自己再轻声地读课文,把含义深刻但不容易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2.生朗读,师巡视   3.交流  (三)引导感悟,体会   1.估计学生划的句子是:    (1)“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你能告诉大家,你什么地方不理解?点出“包蕴”、“意味深长”、“哲理”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你什么地方不理解?点出“需要它”   2.同学们提出的这两句句子的意思含蓄、深刻,作者没有直接点明,需要我们细细地体会怎么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呢?“导读”中已经告诉,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出示“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3.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尝试先理解第一句,你看看该联系课文的哪些句子或段落来理解?    (1)自读、自悟    (2)交流你读懂了么?你是联系哪些内容读懂的?)生:挑山工的话师:是呀,要读懂这句话(指卡片)必须联系上文—挑山工那几句朴素的话来理解体会出示挑山工的话)    (3)请这名学生朗读谁也是联系这段话来理解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完后)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可能会说)我体会到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学生读)“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

    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师:挑山工就是这样步步踩实,不耽误工夫,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师引读:游人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生: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    (4)现在我们再来联系上下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写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走走停停,而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所以常常跑到游人的前边去了请你自己好好读一读,找一找    (5)交流     “或者……或者……或者……”       这里列举了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的三个情形:他们或者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是多么的逍遥,多么的自在那么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游人游山赏水时的悠闲和轻松呢?试着再读一读请几名学生读       挑山工呢?生读他们一个劲儿往前走,时间长了,就走到游人前边去了读好游人和挑山工的不同表现男女生读     三次相遇     (1)山下相遇,很快超过他练习朗读)     (2)回马岭舒展(练习朗读)     (3)五松亭(练习朗读)      还有句子么?      “在前边的山道上,我们又几次超过了他;但是总在我们流连山色的时候,他又悄悄地超过了我们。

    练读    (6)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我”亲眼看到挑山工几次与我们同时起程,每次都是我们先超过他,可每每被他赶上,甚至超过,所以听了挑山工的这段话,我心悦诚服点出)    (7)让我们再来读读挑山工的话你从挑山工的话中还体会到了什么呢?     a.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定目标     b.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练读)     c.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d.我想到了我们学校门前的一幅壁画可出示,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若生讲不出“认定目标”)师可引:游人与挑山工登山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或换一种说法,挑山工和游人登山时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认定目标或有明确的目标)请生在黑板上随意书写      师总结:你看,挑山工认定目标,决不三心二意,坚持不懈,决不信步游走,坚韧不拔,决不半途而废这就是挑山工话中“包蕴”着的“意味深长”的哲理    (8)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4.挑山工的朴素的话语包蕴着如此深刻的道理我想,同学们也肯定能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出这句话(指需要)的含义作者需要它,你需要它吗?人们都需要它吗?同学们,你能看着这幅图,把你的理解、体会用笔表达出来吗?  (四)交流读后感。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看来,联系上下文是理解阅读内容的好方法以后我们还要经常运用  (六)引起深思,激发阅读   挑山工就是挑货工,那作者为什么不称他们为挑货工、运输工或别的什么名字,而叫挑山工呢?这个问题留给你课外去思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tt9527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