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Ⅰ卷理综试卷评析 合肥名师评析高考化学试题
2019高考全国Ⅰ卷理综试卷评析 合肥名师评析高考化学试题 一、总体评价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化学卷继续坚持“紧扣考纲 ,源于生活 ,灵活多变 ,考察能力〞的原那么 ,走“根底性、导向性、时代性和应用性〞路线 ,突出对主干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覆盖面广 ,梯度适中 ,设计合理 ,和以往相比根本秉承了稳中求变兼顾创新 ,试题明显强化了灵活性、强化了学科内知识的渗透和融合 二、试题特点 2019年全国Ⅰ卷跟往年相比 ,考查的知识点分布稳定 ,整体难度比去年略大 ,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直接以现实知识为背景材料的考题依然是重点 ,图表类试题和计算题考查力度维持稳定 1.题型:稳中求变 ,呈现方式新颖 选题“求稳〞 ,化学卷包括7道选择题(42分)、三道必考题(43分)和二道选考题(二选一 ,各15分)经典题型延续考 ,选择题如化学第7、8题的化学与生活 ,第9题的有机化学化学根底 ,第10题的化学实验根底 ,11题的电化学原理 ,12题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3题的电解质溶液等均为历年常见题型必做题题型根本不变 ,按照实验题、流程题、原理题的顺序进行设置 ,顺序上流程题和原理题与去年相反 ,大局部试题的背景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或科学实验。
化工流程题总体难度持平 ,突出对化合价、化学键、物质的量、离子反响、氧化复原反响、溶度积等概念的灵活考 ,仍然侧重于对陌生方程式的书写和流程分析反响原理题整体难度下降 ,侧重点有改变 ,强化了计算 ,突出了对勒夏特列原理的运用能力 ,盖斯定律今年没有考查选修局部的题型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动 ,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考生平日复习中常见的 选题“求变〞 ,如未考阿伏加德罗常数、实验中装置图连接和原理综合中图表的分析;选题生活化 ,情境新颖 ,图文并茂 ,呈现方式多样 ,设问灵活 ,如选择题8、13、实验题26 ,如选择题10、11、13、流程题26 ,所涉及的命题素材,所给的条件都是教材中没有出现的 ,题目题干加长 ,设置情境增多 ,强化知识的融合和理解 ,提高了思维容量 ,入手不宜 2.知识:注重根底和主干覆盖 ,突出学以致用 必做题目中涉及主干内容有:化学用语、物质的量、氧化复原反响、离子反响、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化学反响速率与化学反响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实验原理及根本操作、有机化学根底知识、化学计算等 ,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在题目设置上 ,每题围绕一个主题多面设点 ,知识覆盖面大 ,难易搭配合理。
如选择题第10题围绕制备过程就考察了物质的制备、气体的净化、实验操作和物质性质 ,第9题考察了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原子共面和官能团的性质从不同角度考查相关的内容 ,这大大增加了整份试卷的知识覆盖面 ,提高了考试信度 ,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学科主干与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今年的考题背景材料现实化、化学知识实用化 ,多数题目的背景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 ,表达化学知识回归生活 ,知道生产的实用价值 3.能力:注重全方位考察 ,兼顾科学素养 (1)实验重分析 如选择10 ,元素单质及化合物与实验根底整合考 ,其内容大多源自教材,是教材知识的整合实验题26是多仪器串联型实验题 ,以凯氏定氮法和分析测定作为一个陌生载体 ,明确了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追求新意 ,问题灵活多变实验的第一局部考察了实验操作、实验评价 ,知识紧扣课本 ,注重根底第二局部内容是化学实验分析 ,此题题目难度不大 ,但是运算能力要求高 ,考生在思考此题的时候能不能进入题境就成了关键 ,此题最后两空有一定的区分度 (2)信息重整合 从有关图表提取用有用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 ,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对模型识别、图表分析、图像解析、实验装置图、电池结构图、物质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表、工艺生产流程图、有机合成路线图、晶体结构图等是本次考试的一大难点。
如选择11题电化题“看图联想〞,13题“看图分析〞等 (3)计算重理解 总之 ,今年的化学卷可以用“根底 ,灵活 ,能力 ,应用〞这几个来做个总结 化学试题评析(二) 合肥十中田竹林 2019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已经呈现 ,纵观化学试题 ,试卷表达出“根底性、应用性、时代性〞 ,“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根底上 ,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是全国Ⅰ卷的考试的目标和要求 一、试题整体分析:“遵循大纲 ,稳中有变、考查根底 ,凸显能力〞是全国Ⅰ卷的突出特征 (1)试题的“稳〞表达:在试卷的题型、分值与考查的主干知识点与去年根本保持一致 题型:选择题7题(42分);非选择题必考题3题(43分) ,包括实验题、化学反响原理题与化工流程题 (2)试题的“变〞之一表达在:选考题(15分)从“三选一〞变为“二选一〞 ,考生从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选修5?有机化学根底?二选一 试题的“变〞之二表达在:题目素材新颖 ,言简意赅 ,注重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考点分布兼顾稳定度与灵活性 ,必做题的难度有所增加、选做题与去年持平具有较强的区分度 二、试题特点 1.试卷结构遵循考纲 ,考查的主干知识与往年根本保持一致 试题考查了几乎高中化学所有主干知识 ,全面考查了学生根底知识、根底能力与技巧 ,表达了化学教学的根本要求 ,对重点内容重点考查 ,符合考纲说明。
主干知识点有:化学与STSE;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书写;化学实验综合 ,电化学原理 ,电解质溶液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氧化复原反响的概念及相关计算、电离常数常数、溶度积的简单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等等 2.注重化学思想的考查 ,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7、8两题都考查化学与生活;第11题以支撑海港码头的钢管柱的防腐为背景考查了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的工作原理;第26题以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测定经典方法——凯氏定氮法为题材 ,考查了化学仪器的识别和用途,实验操作的原因分析 ,铵根离子与碱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滴定中的甘氨酸中氮的质量分数、和样品纯度的计算等 ,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是考查学生化学素养的一个重要表达 3.试题灵活 ,提问方式有所创新 ,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10题考查实验室用H2复原WO3制备金属W的综合实验考查 ,涉及气体的制备、除杂、枯燥、实验的操作 ,难度较大;第13题以NaOH溶液滴定己二酸的滴定为载体 ,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拟 ,电离常数的计算 ,此题图像新颖 ,图中信息较大 ,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个选项呈现多角度设问 ,综合程度高。
第27题是工业流程题 ,考生对此题题干较为熟悉 ,入题容易 ,但题中信息量大 ,考查内容包括陌生方程式书写 ,反响条件的选择 ,实验数据的分析 ,Ksp的计算 ,有一定的难度 ,题中(4)问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 ,分析过氧键的数目 ,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研究过程 ,激发科学精神 第9题以3个分子式为C6H6的化合物展开设问 ,题目设计新颖对于苯结构的阐述和研究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过程 ,这三种物质结构都是19世纪中后期三位科学家提出的苯的三种结构 ,这道题的设置能让学生尊重事实 ,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5.选修模块较为平稳 ,难度持平 今年大纲中明确提出选考题从“三选一〞变为“二选一〞 ,考生从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选修5?有机化学根底?二选一 ,从今年全国Ⅰ卷遵循大纲 ,保持稳定第35题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考查了金属晶体K和Cr的熔沸点分析,I3+的几何构型判断 ,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 ,晶胞的分析等 ,其中第(1)问元素K的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属于物理知识 ,也表达了化学、物理学科的综合第36题选修5:以有机化合物合成为载体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反响的类型、结构简式和有机反响的书写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指定有机物的合成路线设计等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 ,本套试题充分发挥了化学学科特色 ,对科学选拔人才和指导今后的高中化学的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