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9三年制中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用一届一案)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三年制中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1.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053000)2专门化方向:电气技术应用、电气控制、电气自动化等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1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三、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熟练掌握电气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并能够进行电气设计、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同时培养具备电气设备销售、售后服务的专业人才四、职业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1.职业面向:主要从事电气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电路设计、电气设备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2.职业资格:维修电工中级工、PLC程序设计师、CAD绘图员中级工等3.继续学习专业:电气自动化等高职或本科专业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1综合素质①具备基本文化素养,能说普通话,字迹工整,会写应用文,有较好的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②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一级B等级证书③能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交流④身体素质优良,心理健康,有文体娱乐特长和良好的体育锻炼爱好⑤有勤奋创新意识,勇于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和技能竞赛,有锐意开拓进取精神职业能力①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具备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能运用机械CAD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②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钳工操作的基本能力,能熟练完成典型机械设备的装拆工作,达到机修钳工初级工的技能等级标准;③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电路分析能力、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能力,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维修电工中级工的技能标准;④熟悉一种计算机语言,初步具备应用该语言实现人机互动的能力,达到计算机应用一级B以上技能等级标准;⑤掌握电气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电气设计、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电气设备销售、售后服务等能力⑥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具备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⑦ 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六、 教学时间分配表表2教学活动时间分配(W)序号内容学期合计123456789101理论教学161515158692教学实习233310213生产实习、工学结合、毕业实习1219314劳动1111155入学教育毕业交流1126军训227期中期末考试1111158毕业考试119假期373732310机动111115合计242827252520149七、教学时间安排表序号课程类别课 程总课时学分考试考查理论教学周与周课学时一二三1234561615151581公共基础课程语文2441544442数学2141343343英语2141443344德育1228222225计算机应用基础1247446体育与健康1388222227美术302118物理785329专业课程专业平台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805510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1055511电气CAD技术6032w1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603413电力拖动与控制1509414变频调速技术及应用603415PLC应用技术1508416电气设备质量管理与控制322417技能方向课程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624418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624419液压与气动技术624420中级工训练与考级15085w2122232425262728专业任选课社会实践活动6022w29专业技能类选修21313254630顶岗实习5701919w3132333435其他专业知识与入学教育30136军训30137毕业教育301合计31301653430282420八、主要课程标准课程一 :机械识图【目标描述】1、基本理论教学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2、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具有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2)掌握轴、盘、箱壳、叉架类零件的识读.(3)会使用各种工具对常用零件进行测绘,并能根据所测绘的数据绘制零件草图4)较顺利读懂一般程度的装配图.【学习内容】 任务1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任务2 正投影法及基本体的视图任务3 轴测图任务4 组合体视图任务5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任务6 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任务7 零件与部件的表达任务8 机械图样中的技术要求任务9 读零件图 任务10 读装配图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实物演示、学生练习、讲授等【教学媒体】基本体、组合体、各种剖视的模型,轴套、盘盖、叉架、箱体等四类零件模型或实物,齿轮泵等装配体模型,以及其他必要的模型零件实物学生要求】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教师要求】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较丰富的空间表达能力课程二:电工与电子技术 第一部分 电工基础 【目标描述】1、充分理解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熟练掌握电路和磁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2、熟练掌握电阻和电容的串联、并联、混联的计算。
3、掌握交流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机构、工作原理以及机械特性5、能熟练地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和对称三相电路6、熟练掌握万用表的使用、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电功率的测量7、能分析一些低压电器的控制电路【学习内容】任务1 电路的基本概念任务2 复杂直流电路任务3 电容任务4 磁场和磁路任务5 电磁感应任务6 弦交流电路任务7 三相交流电路任务8 变压器和交流电机任务9 教学实习项目一 维修电工基本操作工艺项目二 照明电路项目三 电拖与控制项目四 机床电路安装与检修实训目的: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作工艺、电气照明、常用低压电器和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安装与检修,使学生能够掌握照明电路、电拖控制线路安装、机床线路安装的基本工艺和规程及其检修的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必要和足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实践实训时间:4周 材料设备:导线、螺钉旋具、万用表、兆欧表、 钳形电流表、电工钳、电动机、电工控制板等实训内容:维修电工基本操作工艺;照明电路安装;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接线等实训考核:理论30%,操作60%,安全10%第二部分 电子技术 【目标描述】1、熟悉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常识,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ﻫ 2、掌握常见模拟功能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分析方法,具有阅读和应用能力3、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测量参数4、掌握电路常见故障排除方法.5、掌握有关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并对数字电路系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6、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学习内容】任务1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任务2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任务3 集成运放基础及负反馈电路任务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任务5 功率放大电路任务6 正弦波振荡电路任务7 直流稳压电源任务8 教学实习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技术.实训时间:1周材料设备:各种电子元件、万用表、测量仪器等实训内容:安装收音机实训考核:理论30%,操作60%,安全10%【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实物演示、学生练习、讲授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模型、零件实物、计算机仿真等学生要求】1、具有《物理》课程电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2、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教师要求】对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等知识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同时能熟练地对电路进行安装与检修课程三:液压与气动 【目标描述】①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②液压与气动系统中常用元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作用。
③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性④会正确选择、使用、调整和维修液压与气动元件⑤能进行简单的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设计、计算和安装.⑥能对液压气动系统故障进行分析.⑦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在机械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项目1:液压传动概述 项目2: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项目3:液压油缸 项目4:液压辅助装置 项目5:方向控制阀 项目6:压力控制阀 项目7:流量控制阀 项目8:液压基本回路 项目9:典型液压系统 项目10:气压传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实物演示、多媒体展示、学生练习、讲授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模型、零件实物、计算机等学生要求】①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②液压与气动系统中常用元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作用.③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性④会正确选择、使用、调整和维修液压与气动元件⑤能进行简单的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设计、计算和安装.⑥能对液压气动系统故障进行分析⑦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教师要求】熟练掌握液压气动系统的组成、构造、工作原理、安装、设计和调试;掌握流体力学、机械原理、电工基础、公差与配合、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知识与技能.课程四:电气控制与PLC 【目标描述】1。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掌握常见继电器控制电路;2.了解PLC的分类、应用;3.掌握PLC的结构组成;4.掌握PLC的基本指令;5熟练掌握PLC的逻辑、顺序、定时、计数、运算、传送等功能梯形图;6.会根据技术要求设计安装PLC的外围电路;7掌握梯形图的设计流程方法及技巧,能根据技术要求画出PLC的梯形图;8能对PLC进行程序的写入、读出、调试 【学习内容】项目1: 继电器控制电路设计安装项目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组成和原理项目3: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指令系统项目4: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步进指令系统项目5: 功能指令项目6: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应用实例项目7: 编程控制器(PLC)的通信与联网【教学方法】项目驱动、 实物演示、学生练习、讲授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模型、零件实物、计算机等.【学生要求】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掌握常见继电器控制电路;2了解PLC的分类、应用;3.掌握PLC的结构组成;4掌握PLC的基本指令;5.熟练掌握PLC的逻辑、顺序、定时、计数、运算、传送等功能梯形图;6.会根据技术要求设计安装PLC的外围电路;7。
掌握梯形图的设计流程方法及技巧,能根据技术要求画出PLC的梯形图;8.能对PLC进行程序的写入、读出、调试教师要求】熟练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构造、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等知识,同时对PLC电路安装要具备较熟练的动手能力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知识与技能课程五:传感器及应用【目标描述】1、基本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方法和测量电路、抗干扰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方法2)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及误差的分析方法.(3)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原理、结构、特性和用途.(4)掌握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中常用 传感器的技术特性及其使用和调整方法.2、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常用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2)具有查阅手册,阅读产品说明书等资料的能力3)具有使用和调整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中常用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的能力4)初步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组成数据采集系统的能力.【学习内容】 项目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项目2 常用传感器及测量电路项目3 抗干扰技术项目4 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项目5 传感器在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项目6 课程实验电阻式传感器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实验 电感式传感器实验 霍尔式传感器实验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热电式传感器实验 光电式传感器实验 数字式传感器实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实物演示、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模型、零件实物等【学生要求】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必要的电工电子知识,对机电设备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要求】很好地掌握传感器原理和测量电路的知识,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课程六:电子CAD 【目标描述】①了解电子线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线路CAD)②熟练应用PROTEL99 SE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和绘制③熟练应用PROTEL99 SE进行印制板图的设计学习内容】项目1、PROTEL99 SE概述 项目2、设计与绘制电路原理图 项目3、电路原理图的常用处理技术 项目4、印制电路板图(PBC)的设计 项目5、印制电路板的自动化设计 项目6、PCB元件库的修改与创建 项目7、高级PCB信号完整性仿真ﻩ项目8、电路仿真ﻩ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实物演示、学生练习、讲授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计算机仿真等学生要求】①熟悉设计系统工作环境的设置、复杂图形元素的放置②掌握电路原理图绘制和编辑的基本操作③掌握SCH元件库的编辑④掌握网络表的创建和ERC文件的生成.⑥会运用PROTEL99进行电路仿真ﻩ【教师要求】要具备一定的电路设计知识,同时要求熟练掌握电子CAD绘制电路图,会运用PROTEL99进行电路仿真.会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知识与技能课程七、变频器及其控制技术 【目标描述】①掌握变频调速技术基本理论、原理.②熟练掌握某一型号变频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
③掌握基本的变频器安装操作及维护④能够运用PLC、触摸屏、变频器等工控设备进行电气设计.【学习内容】项目1、变频器基础知识 项目2、 通用变频器功能介绍 项目3、 三菱A700变频器 项目4、 变频器常用控制电路 项目5、变频器的选择与安装 项目6、变频器应用举例 项目7、 变频器的维修与保养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实物演示、学生练习、讲授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零件实物、计算机仿真等学生要求】①了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②了解变频器的结构.③熟练掌握变频器面板操作、外部接线和参数设置.④根据生产要求,能够应用变频器进行电气设计教师要求】对变频器、电机理论、自动控制、PLC等知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变频器面板操作、外部接线和参数设置.课程八、工厂供电 【目标描述】①熟悉电力系统的概貌,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特点和技术要求;了解工厂电器设备②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基本工程计算方法③掌握供配电系统结构、布置原则和安装、接线方法④了解工厂供电系统运行维护规程⑤了解工厂供电系统中节约电能的方法和途径⑥能够检修工厂电器与工厂供电系统常见故障学习内容】项目1、电器基础知识项目2、常用低压电器 项目3、常用高压电器 项目4、组合电器与成套装置 项目5、工厂供电系统概述 项目6、工厂电力负荷计算 项目7、短路电流及计算 项目8、一次系统 项目9、继电保护及二次系统 项目10、工厂供电自动化技术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实验箱演示、学生仿真练习、讲授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实验箱、仿真软件、计算机等。
学生要求】①了解工厂电器的机构和工作原理②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③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计算方法④能够检修工厂电器与工厂供电系统常见故障教师要求】具备工厂供电、电路理论、电工材料等理论知识具备检修工厂电器与工厂供电系统常见故障的动手能力会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知识与技能.课程九:安装电工实用技术 【目标描述】①会正确使用电工工具.②能熟练掌握照明电路、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与调试③会进行电气设计、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学习内容】项目1、安全用电 项目2 电工工具的使用 项目3 常用电工材料和导线的连接工艺 项目4 万用表的使用 项目7 室内布线 项目8 照明电路安装项目9 电力拖动基本知识 项目10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项目11 架空线路的施工 项目12 电力电缆线路的施工 项目13 变压器的安装 项目14 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项目15 电气柜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接线与安装项目16 电气柜的安装项目17 电气配电装置倒闸操作【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自学指导法、现场讨论法、实验演示法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仿真教学、零件实物、计算机、相关实物视频等。
学生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一定物理方面的知识和掌握一定的电工技能教师要求】课程的教师梯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工程应用能力,为课程的持续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课程十:电力内外线施工 【目标描述】①了解供电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和电气施工的一般程序②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及预防人身触电的安全措施③掌握电工常用工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④掌握线路工作电流的估算方法、电压损失的计算方法和导线的选择⑤掌握配电装置的安装⑥掌握电气照明的基本线路 【学习内容】项目 1、电气施工的一般程序和安全知识 项目2、电工常用工具和材料 项目3、变配电所设备的安装 项目4、配电箱的安装 项目5、常用低压电器的安装 项目6、室内配线 项目7、临时用电管理和安装 项目8、接地和防雷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学生练习、实物示教、演示、讲授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常用电工工具及元器件、计算机等学生要求】①掌握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②了解电力施工的一般程序及安全用电③变配电所、架空线路、常用低压电器的安装与调试。
④室内配线、临时用电管理和安装⑤接地和防雷措施教师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特别强调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十、实训条件1.校内基本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编程室PLC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等设备先进配套,生均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 校外实训基地:不少于3个长期稳定、产业优势明显、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体系规范、质量效益突出的企业、合作组织十一、编制说明1.基本原则①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②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③注重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强化整体设计 ④加强校企融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争取行业、企事业单位支持,共同研制完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⑤坚持理实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⑥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课程结构①本课程方案按三年制制定,公共基础课程设语文、数学、外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物理、美术等8门课程,是每个专业方向都必须开设的,占总课时29.1%;专业技能课程分专业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顶岗实习三大模块,占总课时56其中,专业平台课程设4门,占总课时17.8%,专业主干课程设7门,占总课时19.4%,顶岗实习占总课时19.6%;选修课程设4门,占总课时4②本方案教学安排理论教学50周,占总教学周50%,实习等教学50周,占总教学周50%.③课程安排按照周课时的传统模式设计,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力求体现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教师授课需按照本方案总体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灵活掌握毕业实习半年,可集中、可分期进行,利用寒暑假安排社会实践④本方案对各课程提出了教学总体要求,在制定课程标准时仍需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在应知理论、应会技能和考核标准上要进一步明确⑤方案以每学期周26-28课时计,如果实行单休制度,可增加选修课程或适当调整个别课程课时,以保持方案总体稳定.3.学分计算①本方案总学分为157学分.其中,理论教学每1周课时计算1学分,独立开设实习实训、考工训练等,每周计算1学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每月计算1学分。
学校单独组织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十项技能每项目计1学分,社会化考证每中级证2学分、高级证3学分、技师证4学分技能大赛获校级一、二、三等奖计3、2、1学分,市(院)、省、国家级依次二倍、三倍、四倍计算学分,可以替代相应课程学分.②公益劳动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必修课,要专门安排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爱劳动、肯吃苦的良好品质,每学期通过劳动考核计1学分. ③军训、入学教育、毕业设计交流、社会调查等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要精心组织,认真总结交流与考核,每周计1学分毕业管理①推行多证书制度,将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取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②实施校内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项目测试,本专业共设10项,其中综合素质5项、专业能力5项,考核通过后方可参加毕业考试③修满150学分,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中级工证书方可毕业.5.其他①各课程应依本方案制定详细的课程实施标准和教学指导手册等,突出重点环节,提高方案实施效果.②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情境的开发和教学设计,坚持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实践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