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孟子》全文及注释阅读

文档格式:PDF| 84 页|大小 12.46MB|积分 10|2023-04-21 发布|文档ID:20225485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8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孟子全文及注释阅读【梁惠王章句上 1 孟子见梁惠王 2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3王 曰 何以利吾国?大 夫 曰 何以利吾家?士 庶 人 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 5,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庵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二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腐麋鹿,日: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白:I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 7: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 II 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周,鹿鹿攸伏,鹿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物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舍日灵台,谓其沼日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 9:时日害丧口0?予及女偕亡 11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12,则移其民于河东 13,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日: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14,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日: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I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泠池 15,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16,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孽而不知发口刀;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f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四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日: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H:(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E:无以异也日: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孽,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日:始作俑者 18,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五梁惠王曰:I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19;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 20,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日: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 者 无 敌 王 请 勿 疑!六孟子见梁襄王 21出,语人曰:I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日: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白:r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浮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22,沛然谁能御之?J 七齐宣王问曰 2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24?J孟子对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I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日:一可日:何由知吾可也?日:I臣闻之胡敝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日:将以衅钟 25。

    王曰:舍 之!吾不忍其毂触 26,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日: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日: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毂解,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S: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说曰 27:诗云:r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28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日:有复于王者曰:r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日: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一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日:挟太山以超北海,语 人 曰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 人 曰 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r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29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日: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日: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日: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日: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日: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日:可得闻与?H: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 30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惜,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蟾,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卜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注释】:梁惠王上:梁惠王是 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 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 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梁惠王:即战国时魏惠王,前 369-前319年在位魏原来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前 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也被称为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

    惠 是其死后的谥号仁义:仁 是儒家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义,儒家学说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大夫:先秦时代职官等级名,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封邑是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 称 采(CN)地乘:音 shM g,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当时战争的形式主要是车战,一辆兵车由四匹马拉,车上有三名武装战士,后有若干步兵古代常以兵车的多少衡量诸侯国或卿大夫封邑的大小6 展:满 足7 诗:即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故 称 诗经,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期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小雅、大雅、颂四类此章所引为 大雅.灵 台 王:此指周文王姬昌,殷王纣时的诸侯,子武王伐纣,灭殷9 汤誓:尚书中的一篇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上古事迹著作的汇编,是儒家经典之一汤誓这一篇,记载商汤讨伐暴君夏王桀的誓词传说,夏桀曾自比太阳,说太阳灭亡他才灭亡此章所引是百姓诅咒夏桀的话10 时:这害:同 曷,何时的意思11 女:同 汝,你口2 河内:指黄河以北的今河南省沁阳、济源、博爱一带,当时是魏国的领土。

    13 河东:指黄河以东的今山西省西南部,当时是魏国的领土口 4 兵:兵器口5 数 罟(c i gQ):密网涔(wu)池:大池口6 庠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1刀 孳(piao):饿死的人口8 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陶偶在奴隶社会,最初用活人殉葬,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渐被重视,后来便改用俑来殉葬孔子不了解这一情况,误认为先有俑殉,后有人殉,故对俑殉深恶痛绝19 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指前343年马陵之战,齐威王派田忌、孙膑率军队救韩伐魏,大败魏军于马陵魏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20t t:全,都洒:同 洗21梁襄王:惠王子,名 嗣,前 3梁 年-前296年在位22由同 犹,如同23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王III辟疆,前 319年-前301年在位24齐桓、晋文: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小白,前 685年-前643年在位,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姬重耳,前 636年-前628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25衅钟:古代一种祭祀仪式新钟铸成后,杀牲取血,涂在钟的缝隙处26蹶 屈(hu su):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27说:同 悦28以上两句出自 诗 经 小 雅 巧言29以上三句出自 诗 经 大 雅 思齐。

    开 IJ:同 型,示范寡妻:嫡妻,正妻家邦:大夫的封邑,诸侯的封国30盍(h6):何不梁惠王章句下】一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日: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日: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E:可得闻与?日:I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J曰:不若与人日: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1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二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6,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日:若是其大乎?0:民犹以为小也H:(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E: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莞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三齐宣王问日: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 刀,文王事昆夷 8;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猿鬻 9,句践事吴 10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11 J王日: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12 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日: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13 一人衡行于天下口4),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四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15王曰:I 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I 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 16:吾欲观于转附:朝偶 1刀,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18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日: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睛照胥谗,民乃作慝 19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日: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 20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五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 21毁诸?己乎?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日:王政可得闻与?对日:一昔者文王之治岐也 22,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日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奇矣富人,哀此茕独2 3 J王日:善哉言乎!日:I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日: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 2 4 :诗云:乃积乃仓,乃裹根粮,于橐于囊 2 5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2 6 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日: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日: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甫,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2 7 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六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 之 日:I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日:I已之日:一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七孟子见齐宣王日: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日: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瑜尊,疏瑜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日,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八齐宣王问日:汤放桀 2 8 ,武王伐纣 2 9 ,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日: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九孟子见齐宣王日: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 3 0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蜥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 曰 姑舍女所学而从我J,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 31,虽万镒 32,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十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日: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33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34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H一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日,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日:r篌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 35,迁其重器 36,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 37,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十二邹与鲁哄 38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39;而君之仓縻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 40: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十三滕文公问曰 41: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日: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十四滕文公问日:齐人将筑薛 42,吾甚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日:昔者大王居邠 43,狄人侵之 44。

    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45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十五滕文公问日: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对臼:I 昔 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蹒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卜六鲁平公将出 46嬖人臧仓者请日: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公曰:将见孟子日: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瑜前丧君无见焉!公 曰:诺 乐正子入见 47,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日:I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瑜前丧,是以不往见也H:I何哉君所谓瑜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48 曰:非所谓瑜也,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日:一行或使之,止或尼之 49。

    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注释】:口 庄暴:齐国大臣王:指齐宣王管 籥(yue):古管乐器名籥,似笛而短小蹙 (cue):蹙,紧缩;短,鼻.梁蹙 形 容 愁 眉 苦 脸 的 样 子羽旄:鸟羽和旄牛尾,古人用作旗帜上的装饰,故可代指旗帜6囿:古代畜养禽兽的园林汤事葛:汤,即商朝的创建者成汤葛,古国名,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北汤事葛,其事 详 见 本 书 滕文公下第五章混夷:即昆夷,殷末周初西戎国名9大(t d i)王:也作 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周族首领猿 鬻(xun yii):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周称牙佥犹(x/ny汕),秦汉时称匈奴10 勾(g6u)践:春秋时越国君主前 494年,越被吴打败,勾践屈辱事吴,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灭掉吴国11 以上两句出自 诗 经 周 颂 我将12 莒:殷末国名(此从赵岐说),非西周分封、前 431年为楚所灭的莒国13 以上五句出自 诗 经 大 雅 皇矣14 以上六句为 尚书逸文,伪 古 文 尚书放 入 泰誓上篇口5 一人:指殷纣王周武王起兵伐纣火殷16 雪宫:齐宣王的离宫(正宫之外临时居住的宫室)口7 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君主姜杵臼,前 547年-前490年在位。

    晏子:即齐国著名贤臣晏婴口8 转附、朝微:都是山名口9 琅 邪(yd):山名,在今山东胶南县南,面临黄海慝(怕):恶20 徵(zhi)招、角招:古代乐曲名21 明堂:周天子东巡时接受诸侯朝见的地方,在泰山脚 22 岐: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相传周太王古公亶父自豳(陕西甸邑迁此建邑,成为周族居住之处23 以上两句出自 诗 经 小 雅 正 月 野(ge),同 可24 公刘:周族早期首领,曾率部落从邰迁至豳,周族从此兴旺起来25 橐、囊:盛东西的口袋26 以上七句出自 诗 经 大 雅 公刘27 以上六句出自 诗 经 大 雅 绵28 汤放桀: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传说商汤灭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据传在今安徽省巢县一带)29 武王伐纣: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昏乱残暴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纣自焚而死30 工师:管理各种工匠的官员31 璞玉:未雕琢加工过的玉32 镒(y l):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33 文王是也:指周文王在三分天下有其二时,仍然服事商纣王的事34 箪食壶浆:用箪装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浆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35 毁其宗庙:宗庙,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

    国家保存,宗庙就得以保存故 毁其宗庙 意味着灭其国家36 迁其重器:重器,古代君王所铸造的作为传国宝器的鼎之类迁其重器,意味着灭亡其国家3刀旄倪:旄,同 耄,古时八十至九十岁称耄,这里泛指老人倪,儿童38 邹与鲁哄:邹,国名,其地在今山东省西南,国都在邹(今邹县),后为楚所灭鲁,国名,其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国都在曲阜,前 256年为楚所灭哄(hbng),斗39 几:将近,几乎40 曾子:即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41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滕立国于西周初,其地在今山东滕县西南42 薛:国名,其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战国初期为齐所灭,后成为齐权臣国婴、山文的封邑43 邠:地名,在今陕西郴县44 狄:即猿鬻,参看本篇第三章注45 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46 鲁平公:战国对鲁国国君姬叔,前 316年-前297年在位47 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48 椁:外棺衣 衾(qin):这里指死者入殓时所用的衣服被褥49 尼(nl):阻止公孙丑章句上】一公孙丑问曰口: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 2,可复许乎?J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 3: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日:f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的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日: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日: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一以齐王,由反手也日: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 5,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日: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镒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阴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二公孙丑问臼: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日:(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10E: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11H:不动心有道乎?日:有北宫黝之养勇也 12,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J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 13,S: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 14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 15: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日: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日:r持其志,无暴其气I既曰 志至焉,气次焉,又 曰 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日:I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日: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矣我故日,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报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r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携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日:诚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宰我、子贡善为说辞 16,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 1刀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日: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曰:姑舍是日:伯夷、伊尹何如口8?JS: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 19,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S: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日:然则有同与?日: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E:敢问其所以异?日: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 20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1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21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建,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三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卜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22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J此之谓也 23四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24?孔子曰:1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 25,是自求祸也。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f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26 太甲曰 2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 活 此之谓也五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 28,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 29,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 30,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六孟子曰: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七孟子曰:f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 31?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 32,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f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八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33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34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九孟子曰:I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涣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 35,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昵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相裸程于我侧 36,尔焉能浇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己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

    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注释】:1 公孙丑:姓公孙,名丑,孟子弟子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曾任齐桓公的相,在齐国进行许多改革,增强了齐国的国力,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时第个霸主曾西:名申,字子西,曾参之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统一天下;后又辅佐成王,巩固了周初的统治武丁:商代帝王,后被称为高宗微子胶鬲:微子,商纣王的庶兄,名启微仲,微启的弟弟王子比干,纣王叔父,因多次劝谏,被纣王剖心而死箕子,纣王叔父胶鬲,纣王之臣网镒基:锄头置邮:驿站10 孟贲:古代著名勇士11 告子:战国时人,名不详12 北宫黝:姓北宫,名黝,齐国人,事迹不详孟施舍:姓孟,名施舍;一说姓孟施,名舍事迹不详13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口 4 子襄:曾参弟子15 宰我、子贡:都是孔子弟子 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口6 冉牛、闵子、颜渊:都是孔子弟子冉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闵子,姓闵,名损,字子骞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17 子游、子张:都是孔子弟子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子张,姓 颛(zhudn)孙,名师,字子张。

    18 伯夷、伊尹:伯夷,商末孤竹国君的长子初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后两人都投奔到周周武王伐纣时,伯夷兄弟两人拦马谏阻武王;周灭商后,两人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伊尹,商汤之相,曾辅汤灭夏19 何:通 可20 有若:姓有,名若,孔子弟子21 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个首领,儒家推崇他们是古代的圣君22 七十子:孔子办学多年,传说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者七十人,这里是举其整数23 以上三句出自 诗 经 大 雅 文王有声24 以上五句出自 诗 经 豳 风 鹏鹃25 般(pan)乐:作 乐26 以上两句出自 诗 经 大 雅 文王27 太甲:尚书中的一篇已失传;现 在 尚书中 的 太甲,系晋人伪作28 廛(chan):巾中储藏、堆放货物的场所29 助:指助耕公田相传殷周时代实行一种叫 井田制 的土地制度里见方的土地划作井 字形,成九块,每块百亩,其中一块作为公田,其余八块分给八家,八家同养公田30 夫里之布:即 夫布、里布夫布,一夫的劳役税;里布,一户的地税布,古代的一种货币31 函:铠甲32 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有的兼给人治病,称为 巫医。

    33 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曾奉舜命治理洪水,后成为夏朝开国君主34 与(yd):帮助,赞许35 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字禽;因封邑在柳下(地名),谥号 惠,故称为柳下惠36 袒 相(x i)裸 程(cheng):袒褐,肉体袒露;裸程,露身公孙丑章句下】一孟子曰:r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 1,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白: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I I吊,或者不可乎?H: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 3:I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目: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即。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 心 曰 是何足与言仁义也 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日:否,非此之谓也礼日:1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日: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康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J三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

    皆适于义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熙,辞曰:馈熙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日:闻戒J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四孟子之平陆 8谓其大夫曰 9 :子之持戟之士,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H:I 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日: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日:此则距心之罪也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日:此则寡人之罪也五孟子谓蛾矗(去改圭)曰口0 :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 1 1 ,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蛾1 1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蛾鬣,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公都子以告日: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六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酷为辅行口2王雕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

    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七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1 3充虞请曰口4 :前I I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日: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校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八沈同以其私问曰 15:燕可伐与?孟子日: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 16有仕于此 17,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齐人伐燕或问日:劝齐伐燕,有诸?H:未也沈 同 问 燕可伐与?吾应之曰 可】,彼然而伐之也彼 如 日 r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日f人可杀与J?则将应之 日 F可彼 如 曰 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九燕人畔王日:一吾甚惭于孟子 18陈贾曰 19: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日:一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 20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

    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日: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日:(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白:然 日: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I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日:一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十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 II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日:不敢请耳,固所愿也他日,王谓时子曰 21: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 22,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 23,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曰:I 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 24:异哉子叔疑 25!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04 一孟子去齐,宿于昼 26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

    不应,隐几而卧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 27,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日: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28;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 29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十二孟子去齐君士语人曰 30: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 31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高子以告 32日: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十三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 33: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4日: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十四孟子去齐,居休 35。

    公孙丑问日: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曰:一非也于崇 36,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注释】:朝(Zhao):早晨东郭氏:齐国的一个姓东郭的大夫孟仲子:孟子的堂弟,又是他的学生景丑氏:齐国大夫景丑陈臻:孟子弟子金:古代所说的金,多是指黄铜镒(y i):古代的重量单位之一,二十两为一镒平陆:齐国边境的邑,在今山东汶上县北身 大夫:这里指地方上的行政长官10独氏(ch i)蛙:齐国大夫11灵丘:齐国邑名士师:官名,掌禁令、狱讼、刑罚,为古代法官之通称12盖(gG):齐国邑名,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王雕:盖邑的地方长官,齐王的宠臣口3嬴:齐国南部邑名,在今山东莱芜县西北14充虞:孟子弟子15沈同:齐国大臣口6其事参见 梁惠王下第十、十一章及本篇下一章17仕:同 士口8齐国占领燕国时:孟子曾向齐宣王提出,为燕立一君主而后撤离齐王不听两年内,燕人不服;赵国等诸侯国也反对齐吞并燕,怕齐国因此而变得更强大,于是立燕昭王,燕人拥护,迫使齐军败退撤回19陈贾:齐国大夫20周武王灭商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于其旧都,派其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监视殷的遗民武王死后,成王幼,周公执政,管叔等和武庚反叛,后周公平定了叛乱。

    21时子:齐国大夫22钟:古代容量单位,钟合古代的六石四斗23陈子:即陈臻,孟子弟子24季孙:人名,事迹不详25子叔疑:人名,事迹不详26:齐国邑名,在今山东临淄附近27齐:同 斋,斋戒古人在有重大事情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示诚敬,称斋戒28鲁缪公是鲁国国君,名显,前 409年-前377年在位子思,名孔侬,孔子之孙鲁缪公尊敬子思,常派人在子思身边伺候致意,使子思安心29泄柳、申详:同为鲁缪公时贤人泄柳亦称子柳;申详,孔子弟子子张之子他们二人认为,如果没有贤者在左右维护君主,自身就感到不安30尹士:齐国人31T:求32高子:齐国人,孟子弟子33充虞:孟子弟子34此句是孔子之语,见 论 语 宪问35休:地名,在今山东滕县北,距孟子家约百里36崇:地名,不可考滕文公章句匕一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而已矣成限谓齐景公日: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日: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日:若药不瞑眩,厥疾不寥1二滕定公薨 3。

    世子谓然友曰 4 :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日:T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 5 ,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谓然友日: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歆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日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三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日: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绚;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阳虎曰 9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J阳虎,阳货,鲁季氏家臣也天理人欲,不容并立虎之言此,恐为仁之害于富也;孟子引之,恐为富之害于仁也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矣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口0 ;助者,藉也口1龙子曰 1 2 :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山而不足 1 3 ,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哈吟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i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1 4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曰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 云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1 5 ,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使毕战问井地 1 6孟子曰:一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四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1 7 ,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履、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口8 ,负耒相而自宋之滕 1 9 ,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饕飨而治 2 0今也滕有仓康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H: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日: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日:冠曰:奚冠?B:r冠 素 日:r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j日: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 2 1 ,以铁耕乎?B:然 自为之与?日: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H:I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无极剑圣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