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地理湘教版一轮规范特训:212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Word版含解析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2015·山东高考]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1~2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由我国当前国情可知,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导致部分农村人口迁往城市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劳动力迁往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导致土地资源浪费,A项正确;该现象不利于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协调发展,B、C错误;该现象会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项错误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11月18日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到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据此并读图回答3~5题3.关于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呈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规模大,以“90后”青少年为主B.流动时间短,季节性返乡规模大C.北京、上海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D.以个体流动为主,家庭化流动未成趋势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33岁,可推断流动人口以“80后”为主,而且流动人口6~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为62.5%,说明以家庭流动为主,故季节性返乡规模小;图中显示,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跨省流入人口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为90.5%,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选C4.阻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条件是( )A.城市教育水平较高 B.城市教育费用较高C.城市生活条件较好 D.户籍地居住条件较差答案 B解析 城市教育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好,有利于人口流动,户籍地较差的居住条件会增加子女随迁的概率;城市教育费用较高,限制了农村学龄前儿童流入城市5.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农民的收入 B.加快城市化进程C.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D.加快农村地区观念更新答案 B解析 对流入地来说,人口流入能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推动餐饮、建筑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5·河南师大附中测试]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6~7题6.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 A解析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率,据图可知,最高的时期是①7.④时期,关于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C.该城市房价增长快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答案 B解析 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但人口迁入率下降,最可能是产业升级和转移导致。
选B[2015·太原模拟]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完成8~9题8.图中数据显示1990~2010年间该地(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率先下降后上升B.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30~39岁年龄段为主C.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男性劳动力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答案 D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从图中看不出农村劳动力迁移率的性别情况9.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收入 B.交通C.宗教 D.通信答案 C解析 在我国,宗教对人口的迁移影响较弱 [2016·济南模拟]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10~11题10.该国( )A.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B.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C.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D.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答案 C解析 图甲显示该国2011年人口13亿左右,则判断为中国中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率低,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但增长率已降低到较低。
11.图乙中反映该国2011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B解析 由于计划生育,我国“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龄化,但也是刚刚进入老龄化,即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略大于7%二、非选择题(共2题,56分)12.(28分)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10分)(2)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8分)(3)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除可以用上图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下面所示请再设计一种新图形来表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情况10分)答案 (1)甲国人口向乙国迁入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2)甲国: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乙国: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3)图略,要求图例或注记正确,图形美观解析 从图中可读出甲、乙两国三个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再分析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由此可判断出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方向甲国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乙国人口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13.[2015·黄浦区一模](28分)阅读关于中国人口的资料,回答问题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1)图一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6分)(2)概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10分)(3)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的影响12分)答案 (1)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基本上逐年降低,其原因是“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每年净增人口多,其原因是我国人口基数大2)2006年至2008年上升、2008年至2011年下降,总体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失衡)人口性别比失衡不利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任答两点即可)(3)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就业机会优于人口流出地区农村: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农业发展;出现“留守儿童、老人”等问题。
城市:弥补城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可能造成失业、社会治安、住房困难等社会问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性别比、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知识,从图中获取知识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根据图一中总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判断,近年来我国自然增长率持续降低,达到了低生育水平,这得益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因此总人口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第(2)题,近年来,我国人口性别比在2008年以前呈现上升趋势,而其后出现下降趋势;但总体来说,人口性别比仍然失衡,这不利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健康发展第(3)题,人口大规模流动主要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有关;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区和流出地区影响不同,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要分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