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其它相关建筑施工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文档格式:DOCX| 9 页|大小 23.07KB|积分 20|2022-11-07 发布|文档ID:16804415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项目概述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 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一 名教育学本科生我与本班同学们积极关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间 的距离,为此我们努力搜集资料,开展研究,确立了“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现状调查和实 践对策”为研究专题项目成员基本情况:我们团队人员共有4 位同学,均为2010级教育学本科生在项目确 立与进行中指导老师张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倾力支持,保证我 们学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 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研究理论体系不断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论文不断增长,家校合作模式不断转新,并 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问题国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 ASsoe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PTA在致力于沟 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 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组织的许多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家校 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1年荐刊老编辑 Q2043944129 形质兼备,寻求法律与制度保障,将 网络服务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学校壁垒,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

    日本一些学校实行教 学参观活动,随时允许任何人(不只限于家长,社区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校参观教学活动美 国“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重要形式为大幅度提 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很多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主要 包括: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和学校为学生主动培训家长两个方面家长为子女主动 参与学校改革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项目研究意义: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 况,并且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课 题案例研究,有利于努力搭建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 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互动,对完善农村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更加有利于农村 素质教育的推行本课题案例研究,了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的程度,构建学校、家长双 向、互动管理学生模式,为民主管理学生提供借鉴,从而回归学生主体性地位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齐心协力作为项目 负责人我的主要工作是协调大家工作,搜集文献资料,最后由我撰写项目论文并发表,陶永 辉的主要工作室制定访谈问卷,王涛协助整理访谈资料并交给我进行论文整理,张亚玲作为 一名本地人是我们项目的“向导”帮助联系学校人员,进行实地访谈。

    在项目合作中大家利用 两次假期前往访谈记录,我们圆满完成任务,项目顺利结束,发表论文两篇收获和体会:我们自申请此项目始已然过了将近一年了正如我们预定的那样,我们研 究的课题正健康进展着 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制定了研究课 题问卷“农村家长参与教师论文发表找刘老师球球/微信 1269292199 信息交流现状问卷”,在 项目进展中我们小组成员于2013年初进行实地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7 余份,实地 调查情况良好我们积极与当地小学生开展交流,形成阶段性论文“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生态环境——家长于教师的积极作用”目前我们小组正在整理资料,结项论文已发表在项目的实地进展中我们良好的达到了预期目标课题准备阶段时,课题小组成员采用 文献调查法,分工协作,搜集整理论文50 余篇,初步形成具体的研究思路制定了研究课题 问卷“农村家长参与教师信息交流现状问卷”、“农村家长家校合作问题访谈表”课题实施阶 段,我们实地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当地家校合作状况,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我们主要完成预期 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 解释,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

    根据前期走访访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将 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整理,完成撰写论文在项目进行中我们学会很多研究方法,体会教育研究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我们走到学 生中了解他们,这比书中的知识更加具体深刻,了解家长的心态,把握学生的心理,紧跟时 代,在研究中我们更加明白未来的教师不是一名教书匠,我们要做一名具有前瞻视野、研究 型教师项目预期成果完成情况和创新点:本项目选题属于前沿性问题,并且可操作性强通过对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现 状调查,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学生评价方法途径我们主要采取口述了访谈方法进行研究,同时我们将调查访谈洛南县石坡镇农村的小学 家长、一线教师获得真实资料对家长和一线教师访谈,资料收集客观、全面附录(参考文献目录等)[1] 赵士高•农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阻抑性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2] 钱焕琦•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伦理调适[J].南京师范大学,2006[3 ]胡隽之•农村中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零陵学院学报,2004[4] 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2001[5] 王建平•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⑹史景轩•日本PTA研究[J].河北大学,2005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篇二: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 专业年级: 所在学院: 起止年月:电 话: E-mail:填表时期:福建农林大学一、 基本情况二、 项目执行情况简介三、 研究总结报告四、 经费使用情况五、 学院评审意见六、 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扩展。

    供参考的成果形式(以附件形式附后,与结题报告书一起装订成册提交)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形式之一:论文学术论文排版要求题名(二号黑体,居中,不超20字)学校名称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四号楷体-GB2312,居中)(1.第一作者单位至院系部处, 省 市 邮编 ;此处插入作者简介脚注,符 2•第二作者单位至院系部处,省市邮编)(号定义为空白) (5 号宋体居中)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四号楷体-GB2312,居中)摘 要(小五号宋体):字数一般在 300 字左右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一般包括 研究目的、方法、主要观点及结论写作时,应简写目的,写明采用的具体方法,详细写所 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要突出反映文章的创新性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准确、客观、逻辑性 强总之,摘要应写得内容充实,不要过分抽象或空洞无物,避免使用“对……具有……意 义,价值”等评价性用语,避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写法定稿时要注意纠正语 病,删减啰唆重复的语句和句子 (小五号宋体)关键词:词1;词 1;词 1(3-5 个反应所研究的领域和关键特征的词,小五号宋体)下接正文(引言、导论性)或一级标题(引言、导论性)论文Word文档页面设路为A4纸 型,页边距各2,文档网格设路为46字X43行,行距16磅,正文用五号宋体,其中阿拉伯 数字、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体。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 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标题一(四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下接正文或二级标题参考其他文献,包括引用原文或参考、综述、作者简介(小五号 宋体,加黑):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研究方向评论他人观点,要在文中加引注标记,采用顺序编码制,符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为[1][2]……,用上角标,与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 文中加注的文献,著录格式另附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须注明图名、表名, 按顺序标明序号如表1、表2......、图1、图2......,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 号字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给出作者简介信息1.标题序号(空两格,加黑) 下接正文我刊论文标题层次采取如下方式: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1.”,三级标题 “(1)”,请按此层次顺序设臵标题1)作者简介示例 作者简介:周吴郑(1970-),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 工艺等研究。

    2)参考文献著录原则和方法[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文章起-止页码.[2]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 [J].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 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 (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3]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2.5-6.(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4]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 录格式)⑸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第几版).(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⑹作者姓名.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7] 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 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8] 外国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姓全拼大写,名缩写,姓与名之间隔半 格,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 -止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 ***, ***, ***,等译.)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篇三:摘要我们科研小组五位成员全部来自于电子信息学院2011 级的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队长 是**,队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的**副教授,主要的研究方 向就是空间物理。

    我们科研小组的课题是“电离层斜向返回电离图合成技术研究”地球大气 层在约80公里以上的热成层大气已经非常稀薄,在这里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可以使得 空气分子电离,自由的电子在与正电荷的离子合并前可以短暂地自由活动,这样在这个高度 造成一个等离子体,在这里自由电子的数量足以影响电波的传播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方法 是一种在地面向上斜投射电磁波信号,并在同一地点接收回波的探测方法它主要记录后向 散射回波的幅度、时延、频率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和散射回波的多普勒频谱,可用于监视远距 离电离层的宏观状态,研究电离层传播信道特性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包含了大量的电离层 信息,对研究电离层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认识到了电离层的物理 特性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导致由电离层探测获得的电离图具有多变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利用 这些信息返回散射电离图的模拟能解读电离层结构和电离图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斜向返回 散射电离图的反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一、项目选题的背景;20 世纪30 年代,我国开始研究电离层自20 世纪40 年代起,武汉大学就开始了电离 层研究1960 年,龙咸宁在黄陂主持创立了我国首个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站,并在1962 年 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手动的电离层斜返探测仪。

    之后,由龙咸宁、侯杰昌等教授主持,先 后成功研制出简易手动斜返探测仪(1968)、电离层自动同步斜测仪(1978)和FXZ(1980)实时 选频系统斜向返回散射探测利用电离层对信号的折射与反射,能探测到大范围的地物和运 动目标,能够获得由频率和群路径决定的返回散射回波能量,形成斜向返回散射能量图该 探测机理能为短波通信预报资料,管理雷达频率,监测远距离的运动目标高空电离层的等 离子密度受到高度以及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太阳周期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 到了电波的传播以及各种卫星通讯电子系统工程日新月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电波传播的 问题,电波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通讯、国防以及各种电子系统工程的运行效果,因此研究 电波传播对无线电通信系统起着奠基的作用借用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我们可以对电离层中 的电波传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二、 项目成员内部分工;**: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有深厚的数学知识储备,精通 C,C++,Fortran,Matlab 等编程 语言作为本次科研任务的负责人,刘祎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协调本团队的各项事宜,包括 重大决策,人员调度,任务分配,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 使本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在具体的科研任务中,刘祎主要负责射线路径方程及编 程,并获取有关的数据主要负责相关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以及对射线路径方程的求解进行编程,能通过 设备实时得到电离层的数据,并收集相关电离层与电波传播的各方面资料负责对射线路径数据的模拟与合成,以及图像处理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进而得到 相关电离层电子浓度进而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点拨和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实测数据,以及 射线路径求解方程等三、 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我们项目主要是利用武汉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研究电波传播问题首先我们利用电 离层的 IRI 模型,获得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分布规律,基于费马原理编写并修改射线跟踪程序, 数值生成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图像,并进一步研究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规律利用电离 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进行观测,将真实的射线路径与模拟的图像进行对比,验证斜向返回探 测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项目的创新点是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能有效并准确的测量出电离 层中的各种参数利用程序建模的方法模拟出电离层中均匀体的电子浓度分布以及射线在其 中传播的不同特性实验设计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四、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与创新成果;首先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有关电离层及电波传播的基 本知识, 并通过对 IRI 模型的学习和利用,数值模拟出了一些不同模型的电子浓度分布图, 从而了解了一些电离层的分布结构。

    其次通过不断地熟知射线追踪程序,我们已经在原有的 程序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讨论了在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射线传播过程 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射线的群速度及射线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和在不同的 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变化,并且获得了一些射线路经图和斜返电离图我们利用电离层的 IRI 模型计算得到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利用射线追踪技术在特定 的电离层传播环境下合成了射线路径图 , 讨论在电离层背景环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 (如峰 高、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等)与射线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 进而探讨射线在均匀体中传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对理论结果 进行验证,在这里,我们利用了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了一种新型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 系统一WIOBSS,由于WIOBSS系统在非常小的发射功率下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电离层探 测,在探测模式上,该雷达采用等间隔收发探测模式,不但能够实现无距离盲区的探测,而 且还能够取得所用伪随机序列的最大增益性能这样使得我们的实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我们模拟了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固定的经度上,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在纬度上的变化; 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纬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 关系;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经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 高度的关系;射线到达地面的距离与初始仰角和峰高的关系 ;射线在经度和纬度上传播过程 中群路径与频率关系。

    通过讨论我们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结论和成果我们获知在短波波段,由于频率较高(电 波波频大于电离层高度上磁旋频率),故在考虑波的折、反射时,可以不考虑磁场的影响, 电离层可视为各向同性介质另外碰撞只造成能量的吸收,故计算波的折、反射也无须考虑 碰撞效应因此我们首先在忽略磁场和碰撞的条件下,给出了射线追踪方程,并基于Runge-Kutta 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预测了不同电离层扰动模型下的返回散射电离 图,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很好具体的成果将在结题报告中展示在结题后我们会将课题继续进行下去,以便取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取得更好的成 就 已经正式发表论文在《电波科学学报》增刊,并被第十二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年 会录用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其实,在项目刚开始时,很茫然,但我们在准备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希望了解并熟知我 们的专业知识有哪些用途因为对整个项目的了解程度有限,只是在周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 了一些皮毛而已再着就是对做科研的过程很是陌生,所以在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手忙脚乱的, 我们也是在这一阶段,对自己有一个充电的过程我们阅读了很多有关的书籍和论文,比如 说刘选谋老先生的《电波传播》J.A•拉特克里夫的《电离层于磁层理论》和清华大学俎栋 林教授的《电动力学》等等,感觉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电离层和电波传播的有关知识, 这其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在周晨老师的详解之下就明白了;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 们需要使用很多计算机辅助软件(Matlab、Mathmatic等)和熟悉众多计算机语言(Fortran、C++、 C 等),不论是以后做研究还是工作都非常有好处。

    由于该项目数据量比较大,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很考验组员们的耐心我们在使用 Matlab 画图时,有时需要导入几兆的数据,才能画出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 Matlab 的使用技术,还让我们知道了正确处理数据是多么重要,细心和耐心对于科研工作 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为射线路径求解编程时,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不仅是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更是 编程能力的薄弱,不仅程序算不出结果,甚至经常出现各种不过bug无法解决,也意识到了 计算机技术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在刚开始写程序时,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整体项目有个 宏观认识,程序的主体框架和结构非常重要,我们是通过时间以及经纬度来计算出该点实时 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了解我们的需求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写出好的程序,才会对整 个科研项目带来帮助对于射线路径求解编程的主体程序是由周晨老师提供的,因为这样就 帮助我们把整体框架弄好了,我们所要完成的就是实现具体功能,并使用该程序来计算出我 们需要的结果将我们的实测数据导入Matlab画图时,要进行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实,并 且调试,错误重新带入数据,核实,调试,如此反复因为如果其中一个数据出现了错误, 最终的结果会很不一样,这样对科研很有坏处!通过项目的完成,我们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波传播正在进一步扩展研究和应 用领域。

    例如,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地震过程中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等,都有可能获取进展根据我们的科研成果,意识到了建立更加完善和更加精确的电波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这 样才能获取更加完整的媒质和传播特性数据,总结出更加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利用电子计 算机,迅速提供环境数据和电波预测数据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加深,在做科研的同时需 要更加密切地同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等的研究相结合,这样更能发挥 电波传播在这些物理研究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体现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对于整 个世界的意义尽管在途中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有时候想放弃,有时候彷徨有时候浮躁,有时候迷茫, 太多的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甚至有时候让我们不知所措,比如Fortran大家不熟悉,Matlab 画图没学过,电离层知识知之甚少,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更是么怎么听说过,还好通过周老师 的指导帮助,同学们的支持下,朋友们的鼓励下,最重要的是大家不懈努力之下大多数难题 (不管在技术上得还是在心里上)大家都克服了经过一年周期的学习,实践提高了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并 了解电离层对于整个地球的重要性,增加了对电波传播的了解,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 的了解并激发我们了的学习热情,更好的为创新增添想法,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同时还培养团结合作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zoulianhua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