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慢性呼吸衰竭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慢性呼吸衰竭,主 要 内 容,概 述,病因及发病机制,病 理 生 理,临 床 表 现,治 疗,预 防 及 预 后,诊 断,病例导入:,患者,男性,,53,岁,,15,年来,反复咳嗽、咳痰,以冬春季及气候变化时多发,并逐年加重近三年来,咳嗽、咳痰常年存在,自觉体力下降,活动后气短15,天前,因受凉后咳嗽加重,痰多粘稠,自感发热(体温未测),呼吸困难明显,休息时也不能缓解,并心悸、头晕,经当地诊所治疗(用药不详)无好转,家人发现其唇舌青紫,烦躁不安而急送入院本次发病后精神、食欲差,小便黄、少,,T:38 R:28,次,/,分,P:110,次,/,分 ,神志尚清楚,烦躁不安唇舌、口周皮肤及指端发绀颈静脉轻度充盈胸廓对称呈桶状,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肺底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呼气延长心率,110/,分,,P2,亢进,偶闻早搏,肝于右肋下,1.5cm,扪及,质软,轻度压痛,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WBC 12109/L,,,N 80%,血气分析:,PaO2 50mmHg PaCO2 68mmHg,血,PH 7.35,血,CO2-CP,:,22.5mmol/L,。
概 述,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病 因,多由支气管、肺疾病引起:,如,COPD,、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胸廓和神经肌肉病变,发病机制,(,1,)肺泡通气不足: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缺氧,(,3,)弥散障碍:缺氧,病理生理,(,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缺氧,轻度:注意力不集中、定向障碍,加重:烦躁、意识障碍,二氧化碳潴留,轻度:兴奋,中度:头痛、头晕、烦躁不安,重度:中枢抑制,病理生理,(,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反射性的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具有一定代偿意义;,严重时直接抑制病损害心血管中枢,(,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缺氧,轻度:兴奋呼吸中枢 重度:抑制呼吸中枢,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潴留,轻度:兴奋呼吸中枢,当,PaCO,2,80mmHg,抑制作用,病理生理,(,4,)对肾功能的影响,肾功能不全,(,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胃黏膜糜烂、坏死、消化道出血,转氨酶上升,(,6,)对水电解质的影响,呼吸性酸中毒、呼酸合并代酸、呼酸合并代碱,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2,神经症状 失眠、烦躁、躁动不安、,肺性脑病,3.发绀、皮肤潮红、温暖多汗,诊 断,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诊断,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型呼吸衰竭,:,PaO,2,50mmHg,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2.,氧疗,3.,机械通气,4.,原发病治疗,5.,抗感染,6.,呼吸兴奋剂的使用,7.,纠正酸碱失衡,一、保持呼吸道通畅,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 指导有效咳嗽、祛痰、建立人工气道,二、氧疗,鼻导管、面罩给氧,,型呼吸衰竭患者应,低流量低浓度给氧,三、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四、原发病治疗,改善原发病症状,阻止病情进展是治疗慢性呼衰的前提条件,五、抗感染,感染时慢性呼衰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应积极治疗,六、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使用,七、纠正酸碱平衡,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同时应注意纠正潜在的代谢性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