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其它机械及制造相关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离心泵改进方向

文档格式:DOCX| 3 页|大小 13.80KB|积分 2|2025-04-21 发布|文档ID:253602081
第1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1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1 /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离心泵改进方向 一、减少多级离心泵的容积损失适当缩小各部分间隙或加长密封间隙以及采用迷宫密封等,增加泄漏阻力,以减少容积损失多级离心泵内的泄漏部位发生在叶轮与密封环处、轴向力平衡装置等进管路系统,减少阻力管线长度应尽可能缩短和保持直线,降低流速以减少沿程水头损失;减少闸阀、底阀、弯头、孔板等部件的数量,以减少局部水头损失降低多级离心泵出水压力的富裕量,恰如其分地满足管路系统对出水压力的要求如果多级离心泵压力的富裕量过大,多级离心泵的出水压力高于系统需要的压力,这就势必要采取关小阀门等节流方法来降压,造成功率浪费这时必须对多级泵采取改造措施,可根据系统要求的压力拆除一、二级叶轮;若过剩压力不太大,可采取车削叶轮方法来减压,使系统(管路)装置中的多级离心泵尽量工作在泵的最佳效率点,避免在大流量或小流量下(效率较低点)工作二、提高多级离心泵本身的效率1)叶片向吸入口延伸并减薄,使液体提早受到叶片作用,可减小叶轮外径,也可以增加叶道内流线的长度,减少相对扩散;但延伸要适当,过于前伸会使入Et面积过小,使叶片入口与叶片盖板相交的壁角变小,反而加大水力摩擦损失,挤缩进口流道,对汽蚀和效率均不利。

    2)使相邻叶片间流道出口和进口面积之比控制在1.0~1.3范围内,以减小扩散损失若该比值大于1.3,流道扩散严重,效率下降 3)增加叶轮出口宽度,减小叶轮出口绝对速度,从而减小压水室中的水力损失 4)斜切叶轮出口、减小前后流线的长度差或不同流线选取不同的叶片出口角,以便减小前后盖板流线压力差,从而减小出口的二次回流 5)由于弯曲扩散管水力损失较大,现在多数采用略带弯曲接近直线的扩散段对反导叶来说,它的进口角和在圆周方向的位置,应结合液流在扩散段流出的情况而定,原则是形成连续的流道,避免反导叶流道入口截面过窄,否则在反导叶进口处会引起涡流和撞击损失流道的水力半径越大越好,尽可能使叶片进口截面接近正方形,以减少摩擦损失,由水力学知道,过水断面面积和湿周的比值叫做水力半径,即水力半径一过水断面面积/湿周湿周大,实际上就是液体与壁面的接触面积大,当把流道截面从近似正方形变为狭长矩形时,实质上就是让液体在狭长截面的间隙内流过,所以阻力必然大 6)流道的水力半径越大越好,尽可能使叶片进口截面接近正方形,以减少摩擦损失,由水力学知道,过水断面面积和湿周的比值叫做水力半径,即水力半径一过水断面面积/湿周。

    湿周大,实际上就是液体与壁面的接触面积大,当把流道截面从近似正方形变为狭长矩形时,实质上就是让液体在狭长截面的间隙内流过,所以阻力必然大 7)由于反导叶出口角所造成的预旋对下一级叶轮的特性有较大影响,在设计时为了使理论扬程公式Ht—U2Vu2一“lVul中的“1Vul项为零,反导叶的出口角似应选定90这对于末级导叶来说可消除旋转分量但实验证明,这对效率和获得稳定的性能曲线都不利,尤其对于一些低比转速泵,为了获得下降的特性曲线,反导叶的出口角应选取小于90°,通常在60°~80°叶片的两端要薄一些,以免产生撞击和涡流损失 8)增加压水室喉部面积,当原设计面积小时,可使流动不受阻塞 三、减少机械和摩擦损失①轴承、填料引起的机械摩擦损失一般很小,对效率影响不大填料密封的机械摩擦损失比机械密封大 ②提高叶轮、导叶流道表面的光洁度若可能,最好用手持砂轮等工具对流道表面进行打磨,这样,水力摩擦损失会明显减少 ③叶轮的前后盖板表面与液体产生的圆盘摩擦损失选取较大的叶片出口角可减小叶轮外径,从而减小圆盘摩擦损失圆盘摩擦损失与表面粗糙度大有关系,叶轮盖板外壁应尽量光滑适当减小叶轮盖板与导叶之间的问隙也可以降低圆盘摩擦损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文档
    卖家[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