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文档格式:DOCX| 13 页|大小 13.53KB|积分 7|2022-09-24 发布|文档ID:15576204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液氨泄露事故处■应急救援预案1、 总则1.1目的为了与时控制和消除液氨设备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依据《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1.2适用X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X围内液氨球形储罐、卧罐、管道、汽车罐车等曲设冬发生事故时的应急作业指导.2、 介质特性2.1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相对密度0.60〔空气二1〕.气氨加压到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制冷剂直接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2.2危险特性液氨的危险类别为: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乙类.氨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7%.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摄氏度X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液氨瓶装极易发生爆炸.2.3健康危害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与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与烧伤、肺充血、肺水肿与出血等.〔1〕中毒症状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腿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弓|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艮脸、口唇、鼻腔、咽部与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2〕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2.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3、 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3.1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露.3.2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露.3.3氨罐车装卸用软管泄露或爆裂.3.4氨气瓶泄露或爆炸.4、 装备与器材4.1消防装备与器材消防装备与器材包括消防车、消防水幕、消防水枪、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4.2防护器材防护器材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机、湿毛巾、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全密封阻燃防化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工作靴等.4.3设备物资储备应储备的设备物资包括吊车、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救援绳索〔30—50米用于救援中毒伤员和拖曳气瓶〕、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器材和工具、防爆电筒、密封胶、稀盐酸4.4其他医疗救护车、2---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真它常用就护药品.5、紧急处置5.1发生泄露或泄露火灾事故时应同时进行以下处置:启动《公司液氨泄露处置应急救援预案》.抢险救援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⑴报警通知公司管理、维修、应急抢险等相关人员立即到场.拨打119、120向消防、医疗等部门报警.通知供水部门对事故发生地段管线增压,并将事故情况与时报告当地质监、安监等有关部门.〔2〕 关阀、断源工程技术人员或熟悉现场的人员关闭输送物料的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打开喷淋装置用水稀释、吸收泄露的氨气.消防人员在上风口负责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协助操作.关阀人员的防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假设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稳定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3〕 抢救伤员、设定区域、疏散人员A救援小组穿好全封闭防化服,戴上氧气呼吸器,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露发生的部位与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B疏散小组: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设备内液氨量、泄露程度、以与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对泄露影响X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设定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C堵漏小组:根据救援小组现场侦查获得的信息,会同专家组确定堵漏方案.如果设备有爆炸危险须迅速撤离.5.2泄露处置与堵漏方法<1>泄压排空.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无法止漏时,迅速将罐内液氨导入空罐或其他储罐中.〔2〕 大量泄漏时,用带压力的水和稀盐酸溶液,在事故现场布置多道水幕在空中形成严密的水网,中和、稀释、溶解泄漏的氨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对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网入口进行封堵,防止可燃物进入,造成二次事故〔3〕体积较小的液氨钢瓶在运输途中发生泄露,无器具堵漏或泄露无法控制时,可将其浸入水中.〔4〕器具堵漏A、 管道壁发生泄露,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B、 微孔泄露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堵.C、 罐壁撕裂泄露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D、 带压管道泄露可以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E、 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发生泄露,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实施封堵,也可直接使用专用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堵漏.F、 对液氨钢瓶可先用密封器堵漏,然后用专用工具处置.5.3现场洗消处理根据液氨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的具体情况,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处理,或对污染区暂时封闭等,待环境检测合格后再行启用.5.4现场恢复经有关部门、专家对事故现场的安全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清理、维修设备、恢复生产等.6、安全防护6.1处理液氨设备泄露时安全注意事项〔1〕实施堵漏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并配备专门的堵漏器材和工具,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防火、防静电、防中毒等安全技术要求.〔2〕佩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穿全密封阻燃防化服.堵较大泄露时,应内穿棉衣裤,外穿防化服,在处理液态氨泄漏时应佩戴防冻伤防护用品.无防护用品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嘴,向上风口方向转移.〔3〕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堵漏方案、如现场情况变化,应重新制定方案,不得随意蛮干.〔4〕事故救援应以人员安全为首要任务,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迅速撤离事故现场.6.2伤员处置〔1〕医护人员与相关人员负责事故现场接触人群的检伤分类.分类类别为:表症呼吸停止;重度中毒;轻度中毒;重伤;轻伤等.〔2〕对表症呼吸停止者,事故现场给予吸氧、人工呼吸与挤压术,并立即由120急救人员转送医院.重度中毒、重伤者现场简易清洗,并立即由120急救转送医院.轻度中毒、轻伤人员事故现场清洗、包扎护理并根据情况转送医院.〔3〕对现场接触人群,有不适感的,进行现场观察至转为正常.6.3应委派一人专门负责清点进出事故现场抢险人员的人数和,以与事故现场人员与伤残人员的人数和.7、附则7.1应急工作结束后,应急作业单位应总结本次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在应急工作结束后的15日内提出总结报告,送交公司安全科备案.7.2应急带压堵漏人员需经过培训,持有相应的作业##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东写西读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