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激光模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绿光激光模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绿光模组由激光晶体和非线性晶体结合在一起,在激光谐振腔中,利用808nm波长的LD泵浦光经过激光晶体(YVO4晶体)的增益作用生成1064nm的激光,再经过非线性晶体的倍频作用就可以产生532nm的绿色激光一 结构及部件通过对绿光激光模组的分解,该模组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1.LD 2.后压盖 3.衬套 4.聚光镜支架 5.LD主体 6.聚光镜 7.垫片 8.通光管 9.发散镜支架 10.发散透镜 11.出光管 12.出光透镜支架 13.聚光透镜 14.出光透镜挡圈 15.胶合器件二 工作过程及原理 首先808nm的光由LD1发出,该LD的功率大小是和最后出来的绿光的功率相对应的;若要求出光功率大则LD的功率也得加大,功率要求比较小时,LD的功率就要求小一点出光功率取决于LD的功率和胶合器件15的质量在LD1和聚光透镜6之间有一件衬套3,该衬套的作用一是固定LD,二是调整LD和聚光透镜之间的距离两片平凸聚光透镜6粘贴在聚光镜支架4上面,该聚光透镜片材质是PMMA,化学名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压克力”有机玻璃,是塑料的一种,具有较好的透光性。
规格是∮4.5×1.66.其主要作用是将LD发出的光聚集后射向胶合器件15,以便获得最大的功率转换后压盖2通过螺纹连接把LD1、衬套3、聚光镜支架4压在LD主体5的腔体里面在LD主体的发光端的外面粘接着一垫片7,1.3㎜厚的铜质垫片,主要作用是保护聚光镜片和调整距离,不至于它和胶合晶体15直接接触铜垫片的外面粘结胶合器件15,是由YVO4+KTP组成的胶合晶体粘在铜质支架里组成,这样808nm的光经过1064+532nm的晶体后出来532nm的绿光,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绿光以上这几个部件组成一个小整体就是LD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也是发光体部分,光源由这里发出 光源发出后进入第二部分通光管部分,主要由通光管8,发散镜支架9和发散透镜10组成通光管8的前端粘结发散镜支架9,支架里面粘结发散透镜10该发散透镜为平凹透镜,规格是∮4.5×1.66,材质与前面提到的聚光透镜相同其作用是将通过胶合晶体发过来的绿光分散整个通光管后端通过螺纹连接LD发光体部分,前端连接在出光管的内螺纹里面绿光通过发散透镜10发散后进入出光管内该发散透镜与发光体内的聚光透镜将平行光汇聚后再发散,制造光束然后光束进入出光管部分。
出光的部分由以下部件构成:出光管11、出光透镜支架12、聚光透镜13、聚光透镜挡圈14.出光管整个是一个腔体,其后端连接通光管部分,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出光透镜支架12,该支架内有聚光透镜13,聚光透镜由透镜挡圈卡在透镜支架内聚光透镜为平凸透镜,规格∮5.0×1.66,材质也是PMMA其作用是和通光管内的凹透镜配合将发散的平行光汇聚后射出 整个模组除了LD和透镜外均为黄铜材质,外表面较美观便于加工,利于导热,耐腐蚀,抗氧化另外LD主体5内设计一个∮1.0㎜的小孔,该孔为通孔直接与通光管的内腔体相通,胶合器件内的激光晶体工作所发出的热量可以通过此孔与外界交换,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模组的输入电压为3V直流外形尺寸∮12×60㎜.重量在45g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