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生产安全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课件

文档格式:PPT| 27 页|大小 1.63MB|积分 20|2024-12-01 发布|文档ID:253211469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相关知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相关知识,目录,一、法律以及,二、应急预案的编制,三、应急预案的评审,四、应急预案的备案,五、应急预案的演练与修订,目录一、法律以及,一、法律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3,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第,8,号,),云南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已经,2008,年,10,月,9,日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7,次局长办公会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施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一、法律依据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二、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二、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二、应急预案的编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二、应急预案的编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二、应急预案的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二、应急预案的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二、应急预案的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二、应急预案的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三、应急预案的评审,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

    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三、应急预案的评审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三、应急预案的评审,(一)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三、应急预案的评审(一)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封,面,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批准页,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目,录,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略)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正,文,1.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2.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3.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4.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附,件,1.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2.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3.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编制过程,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3.,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5.制定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6.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7.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应急救援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8.应急预案经过评审或论证9.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附件,1,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封 面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三、应急预案的评审,(二)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三、应急预案的评审 (二)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总 则,编制目的,目的明确,简明扼要编制依据,1.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1.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2.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急工作,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2.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适用范围,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概况,1.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2.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1.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2.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指挥机构及职责,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管理,1.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2.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预警行动,1.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2.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信息报告,与处置,1.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2.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6.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附件,2,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总 则编制目的目的明确,简明,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应急,响应,响应分级,1.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3.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响应程序,1.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2.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3.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4.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结束,1.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2.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3.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后期处置,1.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2.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保障措施,1.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2.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3.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

    4.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培训与演练,1.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2.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3.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附,则,应急预案,备案,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2.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制定与修订,1.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2.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续上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应急响应分级1.分级清晰,,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2.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3.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指挥机构及,职责,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1.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2.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3.明确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预警行动,1.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2.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信息报告程序,1.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2.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应急响应,响应分级,1.分级清晰合理,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3.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响应程序,1.明确具体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2.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3.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4.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1.针对事故种类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2.符合实际,科学合理3.程序清晰,简单易行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明确对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的要求2.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符合单位实际,满足应急要求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附件,3,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事故特征,1.明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危险程度,清晰描述作业现场风险。

    2.明确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应急组织及职责,1.明确现场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2.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应急处置,1.明确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及报警时的必要信息2.明确报警、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引导、扩大应急等程序3.针对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和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应急处置措施4.明确报警方式、报告单位、基本内容和有关要求注意事项,1.佩带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3.有关救援措施实施方面的注意事项4.现场自救与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5.现场应急处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文档
    卖家[上传人]:文海999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