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高校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孵化机使用说明(校正)

文档格式:DOC| 26 页|大小 153KB|积分 20|2022-09-07 发布|文档ID:14952068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全自动孵化机使用说明一、使用流程1、拆开包装以后,取出应急加热水壶和水管等其它附属配件,出雏筐可以在临出雏前3天时再放入机器内.2、接好自来水管(没有自来水的地方,可以在高处外挂一个水桶),使用4分水管连接到自动上水的水龙头接口,可以实现自动上水接好水管后,确保没有滴漏现象不能自动上水的地方,可以直接向加湿盘中加水3、接好地线机器外面有一根蓝色的地线,一定要保持接地.4、要确保使用电压220v正常电压超过240v,加热加湿管就可能会烧穿;低于180v,机器不会正常工作如果电压不稳定,一定要配稳压器,中小型机器要求稳压器的功率在2000w以上,大型机器的稳压器要求在3000~5000w5、确保所用电源线为合格产品请单独使用10A以上交流电,合理选择保险丝或熔断器6、为预防临时停电,可以自备发电机,具体功率可以咨询客服使用发电机时,必须配备稳压器小型孵化机,可以采用我们配送的应急加热水壶加热,一般不要超过12小时,并且要一直有人看守.应急水壶安装方法见后文7、保证您家中的电源装有漏电保护开关(空气开关)8、温湿度传感器必须悬空挂在几层蛋盘的正中间,不能直接放到种蛋上9、接好电源,开机,试机运行24小时以上,确认孵化机各项功能都正常后就可以投入孵化了。

    10、机器通风口开启我们孵化机上下两侧均有通风口,下面的是进气口,上面的是排气口孵化各期可以按需要开启,具体开启要求见后面孵化技术特别提醒的是,通风口上下要对应开启,以保证空气可以自然循环出雏期,要在控制器上设置自动换气,一般每隔30分钟一次,每次30秒,设置方法见控制器说明书.二、注意事项1、打开包装好的孵化机,检查机内的说明书,加热器、蛋盘以及固定物是否完好无损2、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控制器的说明书,尤其是要弄懂微电脑控制器部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到网站上在线咨询,寻求帮助.在没有搞明白使用说明之前,尽量不要调试孵化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3、向孵化机水盘里加清水,水位一定要在加热器之上,大概在水槽的2/3水位以上.要定期检查水位情况.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加水,避免因水位过低,烧坏加热器.4、蛋架如果朝向一侧,不方便操作而需要手动翻蛋时,一直按着“增加键”,这样电机会带动蛋盘架子来回旋转.切勿强行手动转动蛋盘架,避免减速齿轮永久性损坏5、刚接通孵化机电源时,因为温湿度不达标,机器会报警,只要按一下“减少键"报警声便会停止6、本公司双温双控孵化机的主副两套加热加湿系统,可以分别开启,也可以全部开启,由电脑自动控制。

    一般气温低时两套都开启,气温高时只开启一套就可以操作面板右侧有开关7、加热器及接头要牢固,以防烫伤管理人员进行箱体内操作时,一定要拔下电源插头8、使用炉火加温时,水盘上面应放隔温层,如果蛋架上蛋盘不满,靠近水盘的最底层尽量不放蛋9、注意:湿度探头不用时最好从机器中取出来,要保持干燥,严防挂露水,严禁用嘴喝气实验探头,可用手握探头,利用手掌蒸发的湿度观察显示升高.10、开机之后,加热管与电线接头处,会有烟冒出,请不用担心,这是防漏电保护套在高温下的正常现象,不会有危险,只要打开机门排放干净就可以了11、机器内部的蛋架喷涂的是耐腐蚀漆,在受热下会有异味分解,只要空机运行24小时左右,经常打开机门排放,味道基本就没有了这段时间,操作者正好可以学习调试机器12、整批孵化时,如果遇到出雏筐容量不够,可以停止翻蛋,将蛋架停到水平位置,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筐放到机器现有出雏筐的上面,就可以增加出雏容量了13、一般开机之后2小时,温湿度才会达到正常设置.如果遇到温湿度有变成“0”的情况下,那就是温湿度探头的接线脱落了,这时一定要联系我们的技术员指导您接好14、在计划孵化之前,一定要对机器的温湿度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使用至少两只不同品牌的温湿度计与机器的温湿度探头一起放到观察窗附近,2小时以后观察读数,如果不一致,请按照控制器说明书中的方法进行校正,校正时把控制器当前数值调整为实际检测数值即可。

    15、强烈建议初学者,先孵化少量的种蛋,学习操作技术,待取得经验以后再大批孵化,以免以技术问题造成损失16、如果遇到弄不清楚的技术问题,请不要擅自操作,可以拨打机器上的售后电话与我们联系.17、各种禽蛋的孵化技术大同小异,一般只是温湿度设置略有差异我们整理的孵化技术,鸡、鸭、鹅的孵化技术是比较全面的,在孵化其他品种时,也请参考一下鸡鸭鹅的基本技术18、注意:如果是整批孵化,想在最后几天停止翻蛋的,可以参照控制器说明书把翻蛋间隔时间(翻蛋周期)调成“0”即可三、技术指标:1.温度显示范围:5~50℃ 2温度测量精度:±01℃3.湿度显示范围:0―99%RH 4控湿精度:±5%RH5.输出路数:超温、控温、低温、左翻蛋、右翻蛋、控湿、报警6 输出电流:控温、控湿10A,其它1A7翻蛋次数:最大可记录999次.8翻蛋周期:0.1~99.9小时可调9.翻蛋时间:1~255秒可调10.换气周期:5―999分钟11换气时间:0―999秒钟12.测量线长:约15米四、工作条件:1、电压:交流220V,50HZ 2、环境温度:15—30℃3、环境湿度:30-70%RH五、孵化过程中临时停电的处理为防止停电,最好有两路供电系统,或配备发电机,如果没有发电机,停电时,首先将机器的进气口(机器下部)关闭,并使用随机器配送的加热器进行加热保温(方法见后文).万一发生停电或电孵化发生故障,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气温降低,室温在15摄氏度以上,如果停电二小时以内,可不必采取什么措施。

    如果停电2~4小时,对胚龄较小的情况应加温;对胚龄较大的,应将孵化机的进、出气孔稍打开一点通气,并每隔一小时翻蛋一次如果停电时间更长,则应在孵化室内取暖,使室温提高到32摄氏度,并打开通风孔,每隔一小时翻蛋一次,并进行上下层蛋盘调位这时如有雏出壳,要将机门稍打开些不让幼雏闷死,及时捡出幼雏和空蛋壳   2、气温超过25摄氏度以上,如果停电4小时以内,孵化机内的胚龄在10日龄以内,可不必采取什么措施;胚龄在11天以上,由于自身产生大量的生理热,当因停电孵化机内风扇停止时,常会出现上层温度高于下层温度的情况,这时需每隔四小时上下蛋盘调位一次;胚龄在16天以上,需每隔二小时上下蛋盘调位一次,并将孵化机的进、出气也全部打开;如果是在出雏筐内,可将机门打开,使温度下降2摄氏度左右后将机门关上,每隔一小时检查顶上几层蛋温,发现有升温趋势时,则上下蛋盘调位       3、气温超过30摄氏度,如果胚龄在10日以内,可不必采取什么措施.若胚龄超过十日,要打开孵化机门以扩散机内热量,等到机内温度降到35摄氏度以下再将机门关上若胚龄在15日以上,则采取上述措施后孵化机门不宜关严,应留一条逢,并每小时查看一次顶上几层的蛋温,如果超过35摄氏度,则将孵化机门打开降温至35摄氏度以下,再将机门关至留有一条逢的位置。

    六、控制器使用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仪表上电无显示,按键也不灵(1)检查电源是否有电是否接触良好;如接触不好请重新连接一下2)可稍微用点力震动仪表,如果还无显示可判断仪表内部变压器等问题;处理方法:更换新控制器.湿度显示“00或99”(1)湿度探头线的接线脱落或者接触不良;处理方法:重新连接(此为常见现象)(2)湿度探头坏处理方法:更换探头湿度偏高(1)环境湿度太高;处理方法:加装空调或进行抽湿处理温度显示“0或99”(1)温度探头线的接线脱落或者接触不良;处理方法:重新连接(此为常见现象)(2)温度探头坏处理方法:更换探头仪表显示乱码此种现象为用户胡乱设置控制器参数以后发生的密码保护,用户不能自己处理,要联系我们技术人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解除密码.左翻、右翻翻蛋不翻检查方法1、 按键看手动是否可以翻蛋. 如果手动可以,不自动翻蛋,就是方向记忆错误,只要按键直到把蛋架摆平就可以2、看下F1和F2设置的是多少,正常是90和180两个数值如果有一个变成0,也不会翻蛋,按需要设置好即可3、 检查电机、行程开关、电脑表线路是否虚接,如有脱落等现象,请重新连接4、检查电机是否能正常翻蛋;将电源直接接到电机上,看是否转动。

    电机上有3根线,中间的是公共,两边的是反正转把中间的线和一根线同时插到插排上电机就会向一个方向转动;再把中间的线路和另外一根线同时插到插排上,看是否向另外一侧转动有一侧不转,就是电机坏了,换电机注意:断电接线, 然后送电,防止触电)5、更换行程开关注意:行程开关的线路绝对不能接反了6、检查控制器是否损坏;手动按左翻右翻观察对应的指示灯是否亮,仔细听仪表内部是否有继电器“嗒、嗒"声;如没有声音基本确定控制器已坏,请更换控制器.以上是一些常见故障的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鸡蛋的孵化方法一、 入孵前的准备和孵化机的操作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使用来自健康的鸡群,如果是用自己养殖的鸡所产的蛋孵化时,使用种蛋期间,要注意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应多喂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的饲料:如鱼粉、豆饼和青菜之类,要注意防病、治病,使公、母比例以1:10为宜(轻型蛋鸡),肉食鸡1:8一般新鲜鸡蛋3-7天孵化率最高,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检查存放时间长短,可看气室的大小,3-7天新鲜种蛋气室不足一分钱硬币大小,存放时间越长,气室越大沙皮蛋、钢皮蛋、畸形蛋、过大、过小和有黑点受细菌污染的蛋都不能用来孵化。

    2、种蛋的消毒:消毒种蛋能提高孵化率和减少出壳后雏鸡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现在孵化提倡用新洁尔灭(医院、药店有售)来给种蛋消毒,此药无色无味,不污染蛋壳,且杀菌力强,水洗用量千分之一,喷雾用量千分之五,使用此药时须注意水温不得超过40℃,超过40℃药效会有所下降种蛋消毒详细方法见后文)3、室内温度和湿度:室温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加湿方法,在地面洒水或在炉上放水盆.4、装盘入孵:装盘时应种蛋大头朝上,盘装满后,如有空隙,可塞些碎纸每个蛋盘上都有编号、并用孵化记录本记录,以防调盘时混乱,当机内温度稳定在38℃持续几个小时后,方可上蛋.入孵天数从蛋温达到37.9℃时计算,每24小时为一天5、使用火炉加温时可用调盘的方法来减少温差,调盘时在同一批之间上下里外对调,也可左右里外互换使用普通的蜂窝煤炉,将煤炉放置在孵化机侧面,距孵化机侧面约20厘米处(孵化机应垫高或将放蜂窝煤炉的地方挖低),用橡胶管将加热器与孵化机内的水盘连接,胶管一端接到水壶出口,接口处一定要牢固;一端插到水盘中,水盘里加半盘水即可将加热器放置在煤炉口上,这样就可以用蜂窝煤炉加温了用煤炉加温时应注意加热器口与水盘底要平行,使用火炉加温时,机内水盘上口应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用纸夹固定,以防湿度过大,水盘上面应放隔温层,以防近水盘的两层蛋盘超温。

    蛋盘架上下层蛋盘上应各放一支孵化温度计,观察窗上也应放温度计,以便随时观察调节温度.水盘里应保持5厘米高的水位,经常检查加水,千万不要断水如果炉火不旺,又赶上停电,机内温度低,可用事先备好的开水从机外加水倒进水盘内,以提高温度6、电热孵化:检查孵化机各个部位(特别是翻蛋器和翻蛋架,水盘里一定要加多半盘水不要未加水就接通电源,这样会将水盘内的发热件烧坏)正常后,方可插入220V电源通电试用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查找原因孵化机控制器系微电脑自动控制,控制器内程序、数据已按孵化要求设置好,一般用户不需调整.用户如需调整,应先看控制器说明书后再调试该仪器表上的传感器要注意保护7、通风孔的使用:初次使用时应将孵化机各处关严,孵化机上的通风孔要全部关闭,孵化三天后应视情况逐渐打开冬天少打开一些,夏天多打开一些.一般第一周开启1/4~1/3,第二周开启1/3~1/2,第三周开启3/4~4/4二、 孵化理论与孵化机的使用:1、蛋的构造:蛋的构造分蛋壳、蛋膜、气室、蛋黄、蛋白、脐带和胚珠七个部分组成,未受精称胚珠,受精后称胚盘,得到合适的温度后发育成胚胎2、孵化原理:胚胎的新陈代谢,依赖于种蛋内各种酶的活力,而酶的活力强弱又受到温度的制约,酶活力最强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也就是胚胎所需要的最适宜的孵化温度,这就是蛋变成雏的原理。

    3、孵化期及影响孵化期的因素:家禽的种类不同,孵化器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禽体愈大,孵化期愈长鸡的孵化期21天;鸭28天;大鹅31天;鸽子18天,鹌鹑17天影响孵化期的因素:(1)种蛋的类型:肉用型比蛋用型孵化期长;(2)蛋重:同一品种的蛋,禽蛋越大孵化期越长;(3)种蛋的保存时间: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期越长;(4)温度:使用温度高,发育就快,孵化期就短;使用的温度低,发育就慢,孵化期就长.孵化期过于缩短或延长都不好,只有温度适宜,才能保证按时出壳4、孵化所需的五个条件(1)温度:温度是胚胎发育的重要条件在短时间内,胚胎在32-40度的温度里仍能发育在孵化前期,因胚胎幼小,缺乏适应外界温度和调节体温的能力,故需稍高的温度,到发育后期,胚胎已初具调节体温的能力,又由于脂肪代谢加强,产生大量的生理热,故需稍低的温度,这就是温度前高、中平、后低的道理整批入孵时采用变温孵化法,1—7天孵化温度38℃,8-12天为378℃,13-18天为37.6℃,19-21天为370℃,孵化室室温最好控制在22℃~26℃.这样,方可取得较好的孵化效果如果分批入孵时要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机的温度控制为37.8℃。

    21天时可适当提高用温(0.5度),以利小鸡顺利出壳.①高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高温使孵化期缩短,增加死亡率.胚胎在42度时经2-3小时就会死亡;② 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低温可延长孵化期,增加死亡率在36度以下的低温里,经一天以上,会造成胚胎发育不全,出壳多死于壳内2)湿度:胚胎的发育对湿度适应范围较宽,一般在50—70%之间,1—7天为前期,相对湿度应为60%;8-17天为中期,相对湿度应为50%;18-21天为后期,相对湿度为70%这是因为前期要生成羊水,中期要排出尿液,后期利于出壳的缘故使用火炉加温时,水盘上应盖一层塑料薄膜,根据所需湿度大小,开一条缝或挖一个孔即可自动供湿孵化机有自动控湿功能,水盘上不需遮盖小鸡出壳时,应用小喷壶装满40℃的温水向蛋面上喷雾,以利于破壳出雏.① 高湿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影响尿囊液的排出,造成幼雏毛过长,大肚皮,显得笨重迟钝② 低湿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是蛋内的水分蒸发过多,造成雏鸡体小毛短3)通风:本孵化机在机左右两侧上下各设有一排通风孔,该通风孔不但能通风换气,而且还起着调节上下温差的作用孵化中通过开启通风孔来调节通风,一般第一周开启1/4~1/3,第二周开启1/3~1/2,第三周开启3/4~4/4。

    良好的通风条件能供给胚胎充足的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以保证胚胎的气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进行.如果通风不良,将出现胎位不正和畸形胚胎,甚至死亡.孵化前期,由于物质代谢低,需氧少;而后期代谢旺盛,需氧多19天后胚胎开始用肺呼吸,需氧就更多.① 当保温与通风发生矛盾时,要先满足保温,后考虑通风② 防止二氧化硫中毒:二氧化硫的比重比空气小,所以它在孵化室的上部,为防止中毒,要在孵化室顶上留一个小孔4)翻蛋:翻蛋的主要作用是避免胚胎与蛋膜粘连.蛋黄比蛋白轻,胚胎比卵黄更轻,胚胎经常与蛋膜接触,翻蛋时把蛋的位置改变,胚胎与蛋膜的接触点也随着改变,因此,避免了胚胎与蛋膜粘连翻蛋的次数:每一个半小时翻蛋一次孵化满18天停止翻蛋,种蛋移至出雏区5)晾蛋:晾蛋的作用主要是散发蛋内多余的生理热和给胚胎提供充足的氧气,防止超温事故的发生和胚胎缺氧而闷死入孵前2天不需晾蛋;三至十二天每天晾一次,每次晾十五分钟;十三至十七天每天晾两次,每次晾二十分钟十八至二十一天每四至六个小时晾一次,每次晾十五到二十分钟.晾蛋的方法:将孵化机的气孔或门窗打开,关闭电源,让胚蛋温度下降.晾蛋时用眼皮测温,以蛋贴眼皮,感觉微凉(32℃~35℃)即可,然后再徐徐给温,逐渐达到孵化所需要的温度。

    晾蛋中间翻蛋一次,晾蛋也可结合调盘进行5、照蛋第一次照蛋 是在孵化后7—8天,主要检查种蛋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情况发育正常的胚胎在灯光照验下,隐约可见胚胎上浮,卵黄囊上的血管网向四周扩张如蜘蛛网状.弱胚血管纤细,扩张面小;无精蛋,蛋内透明,隐约呈现蛋黄的阴影;死精蛋呈现血线或血环,有时可见粘壳的小黑点  第二次照蛋 鸡蛋在孵化的11天大型立体孵化机在第二次照蛋时,多采用抽查法,抽检几个蛋盘的胚胎.发育正常的胚胎,尿囊在蛋的尖端合拢,包围蛋内的蛋白,可见蛋的尖端布满血管;发育迟缓的胚胎,尿囊尚未合拢,蛋的尖端尚无血管分布;死胚蛋无血管分布,蛋内半透明,蛋中有模糊的团块 第三次照蛋 鸡蛋在孵化的18—19天进行.发育正常的胚胎,气室增大,气室边缘是弯曲倾斜的,血管粗,可偶见胚胎闪动,即胎动,俗称转身和闪毛即将出壳的雏禽占据胚蛋;发育迟缓的胚胎,气室增大,平齐,血管明显,蛋的尖端发亮;死胚蛋气室边缘弯曲度不大或无弯曲,蛋的尖端发亮,蛋内发暗,浑浊不清,摸之无温暖感6、眼皮测温   眼皮是人身上敏感的部位,用来检查蛋温,既简单又实用正常人的温度是37度,把蛋贴在眼皮上感到温和是37度左右,凉是36度以下,热是38度左右,能忍受的烫是39度左右,不能忍受的烫是40度以上。

    7、看胎施温  根据胚胎发育情况用温,为看胎施温如在5天看到单珠,血管占蛋面五分之四,说明用温正常,如出现双珠,说明用温过高,应降低0.5度,如看不到眼点,说明用温过低,应提高0由于胚胎发育不一致,在同一时间里,会出现几种形状,这时应以多数为准.8、鸡胚胎逐日发育透视特征及出雏管理:第1天,器官原基出现,卵黄表面有一颗透明的小圆点,形状象鱼眼第2天,胚胎的心脏开始跳动,血液开始循环,看到卵黄囊血管区,形状象樱桃第3天,明显看到卵黄囊血管区,形状象蚊虫转动种蛋,“蚊虫”随着向上浮动第4天,卵黄血管区贴靠蛋壳,形状象蜘蛛转动种蛋,“蜘蛛”不停的转动第5天,由于色素沉积,可以看到一个眼点第6天,胚胎胎动,躯干部明显增大,可以看到两个眼点.第7天,羊水增多,胚胎沉在羊水里,半个蛋面布满了丝第8天,从正面看胚胎不断浮动,背面、蛋转动时卵黄不易晃动第9天,颈骨开始骨化,胚胎头尾摆动明显,蛋转动时,背面血管边沿容易晃动第10到11天,尿囊血管在小头合拢第12到16天,血管逐日加粗,颜色加深,由于水分的减少,气室变大,随着胚胎的增大,发亮部分减少,黑影部分增大.第17天,胚胎完全进入羊膜囊中,看不到发亮部分.第18天,胚胎转身,喙开始转向气室,气室明显增大,并向一边倾斜。

    第19天,颈及翅部突入气空中,卵黄大部或全部进入腹中,血管萎缩,靠近气室可见黑影晃动,开始用肺呼吸,听到阴叫第20天,可听到啄壳声,鸡叫声第21天,出鸡.出鸡时每隔两小时捡一次雏,捡时要待毛干后进行盛放雏鸡的纸盒、条筐不宜过大,天热时少放一些,天冷时多放一些要根据雏鸡的表现增减温度,雏鸡大堆时,说明温度偏低;雏鸡张口喘气时,说明温度偏高,应及时调整出壳后24小时没有售完的雏鸡需要喂食喂食前应先给雏鸡饮用千分之零点零一的痢特灵和千分之零点一的土霉素温开水,然后喂给雏鸡备好的配合饲料,喂时少喂勤添,以免雏鸡暴饮暴吃,以致死亡.人工助产:当大部分雏鸡出壳后,还有个别没有出壳的种蛋(蛋内有叫声),需人工助产,先用手敲一敲,如听到空空的声音,表示血管已枯干,助产时把雏鸡头部拉出后,任其自己慢慢出壳若遇雏鸡与蛋膜粘连时,可用温水浸湿,轻轻拨离开,助产时遇到出血,立即停手.鸭蛋的孵化技术种蛋的质量要求:1、种蛋的来源首先应注意种鸭的品质,选择那些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繁殖力较高、健康状况良好的鸭群的种蛋2、保证种蛋的新鲜,种蛋的贮存时间愈短愈好,以贮存7天为宜,3~5天为最好的保存期两周以内的种蛋可保持一定的孵化率,若超过两周则孵化期推迟,孵化率降低,孵鸭弱雏较多.种蛋的新鲜程度除与保存时间有关外,还与保存的温度、湿度、方法等有关。

    3、形状大小,蛋形应要求正常,呈卵圆形,过长过圆、两头尖等均不宜作种蛋使用,蛋重应符合品种要求,过大过小都不好,蛋重过小孵出的雏鸭较小,蛋重过大孵化率低大型肉鸭蛋重一般为85~95克为宜4、蛋壳的结构,致密均匀,表面正常,厚薄适度蛋壳厚度一般为0.035~0.040毫米,蛋壳过厚、过硬时,孵化时受热缓慢,水分不易蒸发,气体交换不良,破壳困难;过薄时水分蒸发过快,孵化率降低蛋壳结构不均匀,表面粗糙等均不宜作种蛋使用.5、蛋壳表面的清洁度,蛋壳表面不应有粪便、泥土等污物,否则污物中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蛋内,引起种蛋变质腐败或由于污物堵塞气孔,妨碍蛋的气体交换,影响孵化率同时在孵化过程中污染机器,如果有少许种蛋受到轻度污染,在入孵前先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入孵一、种蛋的消毒种蛋产出后,经过泄殖腔会被泌尿和消化道的排泄物所污染,蛋壳表面存在有多种细菌,如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亚利桑那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繁殖很快虽然种蛋有胶质层,蛋壳和内膜等几道自然屏障,但它们都不具备抗菌性能,所以部分细菌可以通过一些气孔进入蛋内,严重影响种蛋的质量、对孵化极为不利因此需要对种蛋进行认真消毒. 1 .种蛋的消毒时机 种蛋的细菌数量与种蛋产出的时间和种蛋的污浊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

    如刚产出的蛋细菌数为300~ 500 个;产出15 分钟后增至1500 ~ 3000 个;1 小时后增至20000 ~30000 个清洁的蛋,细菌数为3000~3400 个,沾污蛋细菌数为25000~28000 个;脏蛋为39000~43000个另外,气温高低和湿度大小也会影响种蛋的细菌数所以种蛋的消毒时机应该在蛋产出后立即消毒,可以消灭附着在蛋壳上的绝大部分细菌,防止细菌侵入蛋内,但在生产中不易做到生产中,种蛋的第一次消毒是在每次捡蛋完毕立即进行消毒为缩短蛋产出到消毒的间隔时间,可以增加捡蛋次数, 每天可以捡蛋5~6 次.种蛋在人孵前和孵化过程中,还要进行多次消毒  2 .消毒方法  ( 1 )蛋产出后的消毒 蛋产出后,一般多采用熏蒸消毒法. ① 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在禽舍内或其他合适的地方没置一个封闭的箱体,箱的前面留一个门,为方便开启和关闭箱体用塑料布封闭箱体内距地面30 厘米处设钢筋或木棍,下面放置消毒盆,上面放置蛋托按照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溶液30 毫升,高锰酸钾15 克根据消毒容积称好高锰酸钾放人陶瓷或玻璃容器内(其容积比所福尔马林溶液大5 ~8 倍),再将所需福尔马林量好后倒入容器内,二者相遇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可产生大量甲醛气体杀死病原菌,密闭20~30 分钟后排出余气.  ② 过氧乙酸消毒法 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快速、广谱消毒剂,消毒种蛋每立方米用含16 %的过氧乙酸溶液40 ~ 60 毫升,加高锰酸钾4 ~6 克熏蒸15 分钟。

    过氧乙酸遇热不稳定,如40 %以上浓度加热至50 ℃ 易引起爆炸,应在低温下保存它无色透明、腐蚀性强,不能接触衣服、皮肤、消毒时可用陶瓷或搪瓷盆盛装,现配现用  种蛋入孵前消毒蛋入孵前可以使用熏蒸法、浸泡法和喷雾法消毒. ① 熏蒸法将种蛋码盘装入蛋车后推人孵化箱内进行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熏蒸.  ② 浸泡法消毒使用消毒液浸泡种蛋.常用的消毒剂有0 . 1 % 新洁尔灭溶液,或0.05 %高锰酸钾溶液,或0 . 1 %的碘溶液,或0 . 02 %的季按溶液等浸泡时水温控制在43 ~50 ℃ 此法适合孵化量少的小型孵化场的种蛋消毒,在消毒的同时,可对入孵种蛋起到预热的作用.平养(如鸭、鹅)家禽脏蛋较多时,较为常用此法如取浓度为5 %的新洁尔灭原液一份,加50 倍40 ℃ 温水配制成0 1 %的新洁尔灭溶液,把种蛋放入该溶液中浸泡5 分钟,捞出沥干入孵如果种蛋数量多,每消毒30 分钟后再添加适量的药液以保证消毒效果使用新洁尔灭时,不要与肥皂、高锰酸钾、碱等并用,以免药液失效.  ③ 喷雾消毒  新洁尔灭药液喷雾新洁尔灭原浓度为5%,加水50 倍配成01 %的溶液,用喷雾器喷洒在种蛋的表面(注意上下蛋面均要喷到),经3 ~5 分钟,药液干后即可入孵。

      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用10 %的过氧乙酸原液,加水稀释200 倍,用喷雾器喷于种蛋表面.过氧乙酸对金属及皮肤均有损害,用时应注意避免用金属容器盛药和勿与皮肤接触  二氧化氯溶液喷雾消毒用浓度为80 微克/毫升微温二氧化氯溶液对蛋面进行喷雾消毒  季钱溶液喷雾消毒200 毫克/千克季钱盐溶液,直接用喷雾器把药液喷洒在种蛋的表面,消毒效果良好.  ④ 温差浸蛋法对于受到某些疫病病原,如败血型霉形体、滑液囊霉形体污染的种蛋可以采用温差浸蛋法.入孵前将种蛋在37 . 8 ℃ 下预热3 ~ 6 小时,当蛋温度升到322 ℃ 左右时,放入抗菌药(硫酸庆大霉素、泰乐菌素十碘十红霉素)中,浸泡15 分钟取出,可杀死大部分霉形体  ⑤ 紫外线及臭氧发生器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安装40 瓦紫外线灯管,距离蛋面40 厘米,照射1 分钟,翻过种蛋的背面再照射一次即可.  臭氧发生器消毒是把臭氧发生器装在消毒柜或小房内,放入种蛋后关闭所有气孔,使室内的氧气(02)变成臭氧(03 ) ,达到消毒的目的  3、注意事项  ( l )种蛋保存前消毒(在种鸡舍内进行)一般不使用溶液法,因为使用溶液法容易破坏蛋壳表面的胶质层。

    保护膜破坏后,蛋内水分容易蒸发,细菌也容易进入蛋内,不利于蛋的存放和孵化.( 2 )熏蒸消毒的空间要密闭要好要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要求消毒的环境温度在24 ~27 ℃ ,相对湿度75%~80%更好,熏蒸消毒只能对外表清洁的种蛋有效,外表粘有粪土或垫料等的脏蛋,熏蒸消毒效果不好,为此,将种蛋中的脏蛋淘汰或用湿布擦洗干净再熏蒸消毒.  ( 3 )使用浸泡法消毒时,溶液的温度要高于蛋温如果消毒液的温度低于蛋温,种蛋内容物收缩,使蛋形成负压,这样反而会使少数蛋表面微生物或异物通过气孔进入蛋内,影响孵化效果另外,溶液的温度高于蛋温可使种蛋预热.传统的热水浸蛋〔 不加消毒剂)只能预热种蛋,起不到消毒的作用.  ( 4 )运载工具、种蛋的消毒蛋箱、雏禽箱和笼具等频繁出入禽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所有运载工具应事先洗刷干净,干燥后进行熏蒸消毒后备用.种蛋收集后经熏蒸消毒后方可进入仓库或孵化室二、种蛋的保存(一)种蛋贮存室的要求 大型的孵化场应有专门的种蛋贮存室.贮存室要求隔热性能良好,无窗式的密闭房间此外,贮存室内还应配备恒温控制的采暖设备以及制冷设备,配备湿度自动控制器种蛋贮存室与鸭舍之间的距离愈远愈好,同时应便于清洁和消毒. (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种蛋保存的理想温度为13~16℃,但保存时间不同也有差异,保存7天以内,控制在15℃较适宜;7天以上以11℃为宜。

    高温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极大,当保存温度高于23℃时,胚胎开始缓慢发育,尽管发育程度有限,但由于细胞的代谢会逐渐导致胚胎的衰老和死亡;相反温度过低,也会造成胚胎的死亡,影响孵化率,低于0℃时,种蛋因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应注意的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种蛋应存放在比较稳定的温度环境中因此,在贮存前,如果种蛋的温度低于保存温度,应逐渐降温,使蛋温接近贮存室温度,然后放入贮存室.温度过高,蛋表面回潮,种蛋容易发霉变质;湿度过低,蛋内水分大量蒸发,势必影响孵化效果,保存的湿度以近于蛋的含水量为最好,贮存室内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范围内为宜  三、鸭蛋的孵化期家禽的孵化期是指在正常的孵化条件下,从种蛋入孵开始到雏禽出壳为止的时间.不同的家禽种类以及不同的生产用途其孵化期的长短也略有差异:肉用鸭蛋比蛋用型鸭蛋的孵化期稍长一般来讲,鸭蛋的孵化期为28天;瘤头鸭的孵化期为33~35天孵化过程中孵化温度偏高时孵化期缩短;孵化温度偏低时孵化期延长,出壳推迟.出壳时间无论是推迟或提前都是孵化不正常的表现,雏鸭弱雏较多,雏鸭的成活率也较低.孵化期中胚胎的发育  当给予种蛋适当的孵化条件时,胚胎从休眠状态中苏醒过来,继续发育形成雏禽。

    现将胚不同日龄的发育情况简述如下:第一天,胚肪以渗透方式进行原始代谢,原线、脊索突和血管区等器官原基出现、胚盘暗区显著扩大原线发生时,胚盘的直径达到2.4~26毫米;明区1.2~16毫米,暗区环宽05—0.6毫米照蛋时,胚盘呈微明亮的原点状,俗称“白光珠”第二天,胚盘睁大.脊索突扩展,形成五个脑泡,脑部和脊索开始形成神经管.眼泡向外突出心脏形成并开始搏动、卵黄血液循环开始.鸭胚直径达到2.5~2.7毫米,血管区长度为4.5~7毫米照蛋时可见圆点较前一天大,俗称“鱼眼珠".第三天血管区为圆形,头部明显地向左侧方向弯曲与身体垂直,羊膜发展到卵黄动脉的位置有三对鳃裂出现,尾牙形成.胚胎直径为50~6.0毫米,血管区的横径为20~22毫米照蛋时鸭胚血管区似樱桃状第四天,前脑泡向侧面突出,开始形成大脑半球胚体进一步弯曲,喙、四肢、内脏和尿囊原基出现.卵黄由于蛋白水分的渗入明显扩大,羊膜腔形成胚胎直径达50~6.5毫米,血管区为22~28毫米照蛋时,可见胚胎与卵黄囊血管分叉似蚊子,俗称“蚊珠".第五天,胚胎头部明显增大,并与卵黄分离,前脑开始分成两个半球,第五对三叉神经发达.口开始形成,额突生长,眼有明显的色素沉着.脾脏和生殖细胞奠基。

    卵黄囊血管贴于蛋壳,容易通过蛋壳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产生热能尿囊迅速增大形成一个有柄的囊状;其直径可达5.5~6毫米照蛋时,卵黄囊血管形似一只小蜘蛛,又称“小蜘蛛”    四、孵化条件 (一 )温度   温度是鸭蛋孵化的首要因素;只有适宜的孵化温度才能保证鸭蛋中各种酶的活动,从而保证胚胎正常的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鸭蛋比鸡蛋大,以单位重量计算,蛋壳表面积相对比鸡蛋小,而且蛋壳和壳膜较厚.因此在孵化初期感温不如鸡胚;后期胚胎的散热又不如鸡胚有利,并且蛋黄中脂肪含量高于鸡蛋,孵化后半期由于脂肪代谢增强,必须向外排出大量的体热因此,在鸭蛋孵化的中后期孵化温度应比鸡蛋低 0.56℃,而且在孵化尤其应采取凉蛋措施一般情况下,鸭胚胎适宜的温度范围37~38℃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严重时会造成胚胎的死亡温度偏高时,胚胎发育加快,孵化期胚胎发育过快,孵化期缩短,雏鸭的弱雏较多;超过42℃,2~3小时就会造成胚胎的死亡.相反,温度偏低时,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延长,雏鸭质量较差因此,在孵化过程中,可根据孵化场的具体情况和季节、品种(系)以及孵化机的性能,制定出合理的施温方案、一般采用立体孵化器,通常可参考以下两种施温方案。

    1)恒温孵化,这是进行分批入孵的施温方案,以满足不同胚龄种蛋的需要通常孵化器内有3~4批种蛋.在室温过高时,整批孵化必然在孵化的中后期代谢热大大过剩,分批入孵就可以充分利用代谢热作为热源,既可减少“自温”超温,又可以节省能源采取恒温孵化时,新老蛋的位置一定要交错放置,这样老蛋多余的热量被新蛋吸收,解决了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新蛋温度偏低,老蛋温度偏高的矛盾,从而提高了孵化率通常机内空气温度控制在37但应注意孵化机内上下、前后、左右的温差不能太大,温差越小越有利于孵化,一般情况下,温差不能超过几0.1~0.2℃,温差可通过调整进出气孔等方式得到解决.如果温差较大时,也应注意定时调盘;减少温差对孵化率的影响.(2)变温孵化:当种蛋来源不足时采用此种孵化法因为鸭蛋大,脂肪含量高,孵化13天后,代谢热产生较大,如不调整孵化机内的温度,会造成孵化机内局部超温而引起胚蛋死亡,建议温度:第一天383摄氏度,第二天382摄氏度,第三天38~381摄氏度,4~13天378~379摄氏度,14~25天37.4~376摄氏度,26~28天372~373摄氏度.采用变温孵化时,应尽量减少孵化机内的温差,另外温度的调节应做到快速而准确,特别是孵化的前三天。

    二)、湿度在鸭蛋孵化过程中,蛋内水分不断向外蒸发,为使水的蒸发保持一定的速度,胚胎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水分蒸发过快过慢都会影响胚胎发育,降低孵化率和雏鸭质量立体孵化器具有风扇装置,空气流动速度快,加上蛋内脂肪含量高,含水量低,代谢热高,蛋内水分容易蒸发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较快,胚胎易与壳膜粘连,影响正常出壳.湿度变化总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孵化初期,胚胎产生羊水和尿囊液,并从空气中吸收了一些水蒸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孵化中期,胚胎要排出羊水和尿囊液,相对湿度控制在60%为宜孵化后期,为使有适当的水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产生碳酸,使蛋壳中的碳酸钙转变为碳酸氢钙而变脆,有利于胚胎破壳而出,并可防止雏鸭绒毛粘壳,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为宜三)“淋蛋"(即喷雾洒水)具有晾蛋和增湿双重作用具体操作方法:从孵化的第十四天开始,用25~30摄氏度的温水每天对胚蛋喷洒1次,孵至第二十五天,喷洒次数可增至每天2次喷水不仅可以散热降温,还可将蛋壳上的胶质薄膜洗去,提高蛋壳和壳膜的通透性,促进蛋壳,壳膜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善其气体交换和水分代谢,提高孵化质量四)通风换气: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量随着胚龄的增长而增多,出壳时,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约为1胚龄的100倍.孵化箱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05%以上时,即对胚胎产生不良影响,达到2%以上就会使孵化率急剧下降,如果达5%时,孵化率可降至0.通风量的大小还会影响机内温湿度的变化,冬季或早春孵化时,应注意控制通风量,夏季应注意加大通风量(五)翻蛋:翻蛋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胚胎与壳膜的粘连,同时,定时转动蛋的位置,还可增加胚胎运动,也增加了卵黄囊、尿囊血管与蛋黄、蛋白的接触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最新研究表明,通过翻蛋震动,会增强初生雏的“抗应激能力”,使其对后天的“应激”因素具有适应性大型电孵机每昼夜应翻蛋10~12次,人工翻蛋的一般2小时1次,昼夜翻蛋次数不少于4次翻蛋应从入孵第1天开始直至落盘,翻蛋的角度最好能达到180℃,因鸭蛋体积大,含水量比鸡低,蛋白粘稠,因此要求翻蛋角度要大,便于胚胎转动 ﻫ  (六)凉蛋:鸭蛋的脂肪含量高,蛋大随着孵化胚龄的增加,胚胎增大,脂肪代谢加强,胚胎产热量越来越多,需要散发的热量也随之增多多余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发掉,会引起蛋温升高而影响胚胎发育,甚至“烧死”胚蛋因此,当孵化至14天后,开始凉蛋,直至出雏。

    分批入孵,恒温孵化时,以最早入孵的种蛋为准确定凉蛋时间凉蛋的方法很多如关闭电源,打开孵化机门,将蛋盘移出机门外;或掀去摊床上的覆盖物;或在蛋面上喷405℃的温水等.凉蛋时间依季节、室温和孵化胚龄而定,一般每昼夜凉2次(如早9时,晚9时),每次15~40分钟何时结束凉蛋,可用人工的方法来试温,即将鸭蛋贴在眼皮处,感到温和(约32~34℃)就该停止凉蛋.此外,如采用同批入孵变温孵化制度再加上机内凉蛋或喷水则效果更好,又可节省劳力七)照蛋 在孵化过程中应对入孵种蛋进行3次照检,入孵后的6~7天进行第一次照检,剔出无精蛋和死胚蛋,如发现种蛋受精率低,应及时调整公鸭和改善种鸭的饲养管理.入孵后的第13天进行第二次照检,将死胚蛋和漏检的无精蛋剔出,如果此时尿囊膜已在蛋的小头“合拢",则表明胚胎发育正常,孵化条件控制合适第三次照检可结合落盘时进行八)适时捡雏 高温季节应适时捡雏,雏鸭不可在机内停留时间过长,否则可导致雏鸭失重、脱水鹅的孵化技术一、鹅蛋的孵化条件(一)温度     温度是鹅胚胎发育最主要的因素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对于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适宜的孵化温度是鹅胚胎发育的保证,正确掌握和运用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

    孵化过程中给温标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在给温范围内灵活掌握运用小型鹅种给温应稍低于中、大型鹅种;夏季施温较高时,孵化温度应低于冬、春季等.虽然胚胎发育对孵化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超过给温范围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因为鹅胚对稍高于或低于适宜的温度范围是敏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高温对胚胎的致死界限较狭,危险性较大,如果胚蛋温度达到42℃,经2-3小时就可以造成胚胎的全部死亡;低温对胚胎的致死界限较宽,危险性相对较小由于鹅蛋的脂肪含量和热量水平比鸡蛋、鸭蛋高,所以孵化温度应比鸡、鸭蛋低,孵化初期,胚胎的物质代谢处于初级阶段,产热较少,又无体温调节能力,需要比较稳定和稍高的温度,以刺激糖类代谢,促进胚胎的发育温度过高,易使心脏和血管过度疲劳而出血,出现死亡现象.孵化中期,随着胚胎的发育,体内产热逐渐增加,孵化温度应适当降低,孵化后期,胚胎产生大量体热,这时可以利用胚胎的自温进行摊床孵化,如果在出雏前不降低孵化温度,就会妨碍体热的散发,聚积有害的代谢产物,致使胚胎死亡孵化期内孵化温度总的要求是前高后低,在孵化的中、后期严防超温立体孵化器常采用以下两种施温方案 恒温孵化(分批入孵)通常孵化期内有3-4批种蛋,充分利用胚胎的代谢热作为热源,以满足不同胚龄种蛋对温度的需要,既可减少,“自温”超温,又可节约能源。

    采取恒温孵化时,新老蛋的位置交错放置,这样老蛋多余的代谢热被新蛋吸收,解决了同一温度条件下新蛋温度偏低,老蛋温度偏高的矛盾,从而提高了孵化率一般机内空气温度控制在37.8℃.这是在种蛋来源不充足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的孵化方法.变温孵化(整批入孵)适用于种蛋来源充足的情况下所采用的孵化方法由于鹅蛋较大,蛋内脂肪含量较高,在孵化的14-15天后,代谢热上升较快,如下调整孵化机内的温度,会出现机内局部超温而引起胚胎的死亡,变温孵化是根据不同胚龄胚胎发育的情况,采取适宜的孵化温度.孵化第1天温度为39℃-39.5℃第2天38.5-39℃,第3天38-38.5℃,第4—28天为37.8℃,29天以后转入出雏筐孵化直至出雏,温度设为375℃.(二)湿度   孵化期内,湿度对胚胎发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宜的湿度可调节蛋内水分的蒸发,并与胚胎物质代谢有关   2、适宜的湿度可使胚蛋受热均匀.   3、在出壳时湿度使蛋壳中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鹅喙壳、破壳在孵化的不同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不同,湿度控制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鹅蛋孵化的第1—9天胚胎要形成羊水、尿囊液,相对湿度可控制在60%—65%;第10-26天为50-55%,第27—31天为使雏鹅出壳正常,防止绒毛与壳膜粘连,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0%。

    若采用分批孵化,孵化器内有不同胚龄的胚蛋,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出雏期间增加到65—70%在孵化期间,无论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胚胎衰弱.孵化率下降和雏鹅品质差等不良后果湿度过高,蛋内水分不能正常蒸发,雏鹅腹部容积较大.湿度低,胚蛋水分蒸发过快,个体小,同时还容易引起绒毛与壳膜粘连,出壳困难.孵化期内适宜的湿度能使胚蛋受热均匀,后期则有利于胚胎的散热,出雏期则有利于正常出壳.(三)通风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孵化过程中通风换气,可以不断提供胚胎需要的氧气,及时排出二氧化碳,还可起到均匀机内温度,驱散余热等作用早期的胚胎主要通过卵黄囊血管利用卵黄中的氧气胚胎发育到中期,气体代谢是依靠尿囊,通过气孔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孵化后期,胚胎开始肺呼吸,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大量增加.若孵化机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孵化率下降15%,如不及时改善通风换气,畸形、死胎会急剧增加在实践中,孵化器通风装置提供的新鲜空气远比实际需要量多,只要通风系统运转正常,正确控制进出气孔,一般不会发生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问题若采用整批孵化,在孵化前期可以不开或少开通气孔,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再逐步加大或全部打开通气孔。

    通风与温度、湿度的控制有密切的关系通风不良,空气不流通,湿度增大,温度不均匀;通风量过大,温度、湿度又不易保持因此,应合理地调节通风换气量四)翻蛋在孵化期间,定时翻蛋可使胚蛋受热均匀: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有利于胚胎发育,促进胚胎的运动,保持胎位正常,有利于出雏机器孵化翻蛋的角度以达到90℃为好,每2小时翻蛋1次平箱孵化等传统的孵化方法没有转蛋装置,因种蛋平放,可用手工翻蛋,翻蛋角度为180度,同时应调整蛋筛的位置,可每天翻蛋6—8次,至少应达到4次五)凉蛋鹅蛋比鸡蛋大,在其单位重量的表面积相对较厚,其散热能力比鸡蛋低,加上鹅蛋脂肪含量高,孵化至16-17天以后脂肪代谢能力增强,因此产生的生理代谢热较多在孵化后期必须采取凉蛋措施才有助于胚胎及时散热通常每天凉蛋2次,每次30-40分钟,少则15-20分钟,凉蛋时往往把蛋盘端出机器外进行,每次凉蛋时间不超过40分钟在夏季凉蛋时蛋温不易下降,可在蛋表面喷凉水,达到快速凉蛋的目的.蛋凉到用眼试有温嘟嘟的感觉时,即可放入机器内六)喷水在目前被认为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关键所在喷水作用有三:一是破坏壳上膜;二是促使蛋壳和壳膜不断收缩和扩张,破坏它们的完整性,加大通透性,加快水分蒸发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气室容积变大和供氧充足;三是导致蛋壳松脆.鹅蛋的壳上膜厚,蛋壳坚硬。

    前者影响气体和水分蒸发,后者妨碍啄壳壳上膜的存在对孵化的头几天是有利的,随着胚龄的不断增大,尤其是当尿囊合拢后,需要吸人更多的氧气和排出大量代谢产物时,壳上膜开始对胚胎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要把它除掉,就要对17~31天的胚蛋喷水(提早喷水对尿囊的合拢不利).气温高时喷冷开水,气温低时用35~40℃的温水喷洒每天喷一次,将蛋喷至湿透,待晾干后继续孵化.在给蛋反复凉蛋喷水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其性质由坚硬变为松脆,雏鹅容易破壳,减少出雏期的死胎二、鹅蛋的孵化方法1、孵化前的准备孵化室在使用前应先清扫、消毒,通常与孵化机的消毒同时进行,入孵前应对孵化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热装置、风扇、电动机、控制调节系统、机器的密闭性能、温度计等检查完毕后即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转,观察有无异常情况,然后调试好孵化机的温度卡温度稳定后方可入孵2、种蛋入孵,最好不要从贮存室取出后马上入孵,应先进行种蛋的预热处理,冬季和早春气温较低时,入孵前将种蛋放在孵化室内4-6小时,最好放到22-25℃的环境下预热,因为种蛋在贮存期胚胎发育呈静止状态,预热可使胚胎有一个逐渐“苏醒”的过程,有利于胚胎发育,并可减少孵化器内温度的下降幅度,不至于影响其他批次胚蛋的发育。

    鹅蛋比较大,在装盘时适宜于平放,有利于胚胎发育,入孵时间以下午4时后为好,这样大批出雏的时间在白天,工作比较方便3、照蛋一般孵化期内应照蛋3次,照蛋的时间和方法见后孵化期间进行照蛋可检查胚胎的发育情况,根据胚胎的时机发育情况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4、转盘 如果采用机摊相结合的孵化方法,二照以后可将胚蛋转至(摊床上继续孵化)如果采用全程机器孵化,到28天时,将蛋架上的蛋盘抽出,移至出雏机内继续孵化,提高机内相对湿度,停止翻蛋,准备出雏转盘时间视胚胎的发育情况而定,如在有50—60%啄壳转盘较好5、出雏 出雏前应准备好装雏鹅的竹筐,筐内应垫上垫草或草纸,一般每隔3—4小时捡雏一次捡雏动作要求轻、快先将绒毛已经干了的雏鹅迅速捡出再将空蛋壳捡出,以防蛋壳套在其他胚蛋上(使胚胎闷死.少数出壳困难的可进行人工助产,出雏期间,不应频繁打开出雏机,以免影响机内的温度、湿度6、停电时取得措施 一般大规模的孵化厂应备有专门的发电机如遇停电,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没有备用发电机,应根据停电时间的长短、胚龄的大小用室温高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早春室温低,可用生火来提高室温、每半小时人工转动风扇一次,使机内温度均匀,否则热空气聚积于机内上不导致上部过高,下部过凉;若胚龄高,自温能力强,应立即看打开机门散热,每隔1小时翻蛋,以免种蛋产生的热量过多;停电时间较长时,特别是胚龄小的蛋,必须设法加温,改变孵化形式,胚龄大时可转入摊床进行孵化。

    三、孵化效果的检查孵化效果的分析和检查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基本措施,人为地掌握和克服影响孵化效果的环境因素,给胚胎正常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条件,才能获得理想的孵化成绩一)孵化效果的检查分析 1、照蛋:照蛋的目的是检查孵化期间的鹅胚胎的发育情况,检查孵化条件是否适宜;同时还可剔除无精蛋、死胚蛋,有助于更好的改进孵化条件,提高孵化成绩.在孵化过程中,一般照蛋3次,第一次照蛋在6—7天进行,应及时剔除无精蛋、死胚蛋,并检查种鹅的受精率以及种蛋的保存条件等是否适宜第二次照蛋在15—16天进行,正常的胚蛋尿囊在小头“合拢”同时剔除花胚蛋第三次照蛋可进行抽样检查,作为孵化后期调整孵化条件,按时出壳的参考.通过这次照蛋,根据不同时期胚胎发育的程度,作为调整孵化条件的依据2、蛋重的变化:随着胚龄的增加,胚蛋由于水分的蒸发,蛋白、蛋黄营养物质的消耗,胚蛋的重量按照一定比例减轻,通常孵化第5天胚蛋减重15-2%,第10天减重11-12.5%,出壳时雏鹅的重量的62%-65%,在孵化过程中可以抽样称重测定,根据气室大小的变化和后期胚胎的形态,了解和判断相对湿度是否适宜.3、死胚的观察和剖检:解剖孵化不同日龄捡出的死胚,分析死亡原因,可改进孵化的管理。

    首先观察胎位是否正常,各组织器官的出现和发育情况,孵化后期还应观察皮肤、内脏是否充血、出血、水肿等,综合判断死亡的原因,必要时将死胚蛋作微生物检验,检查种蛋品质,是否感染有传染疾病4、出雏的观察与检查:在正常的孵化条件下,孵化29天就可见有啄壳,啄壳后12小时就可见出雏,一般30天的后半天到31天的前半天是出雏的高峰阶段,满31天出雏基本出完.如孵化条件不正常,出雏时间提早或推迟,出雏高峰不明显,出雏的时间较长,有的甚至31天还有未能出壳,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从雏鹅外形进行检查:可从雏鹅的孵黄吸收、脐部愈合情况、绒毛、神态和体形等方面着手.见雏脐部出雏吸收良好,绒毛清洁面有光泽,腹部绒毛干燥覆盖脐部,体形匀称,强健有力,说明孵化条件适宜若雏绒毛污乱,脐部愈合不良,卵黄吸收不良,腹部较大,站立不稳大小不整齐,表明孵化条件不正常结合出雏情况的观察和雏鹅健康状况的检查,并与孵化记录,孵化成绩一起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孵化效果二)影响孵化率的因素种蛋的孵化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孵化条件外有以下因素:1、遗传因素:由于家禽种类、品种(系)的遗传结构不同,种蛋的孵化效果也有差异一般蛋用禽的孵化率较高,肉用禽的孵化率较低,近交时孵化率降低,近交系数提高1%,孵化率下降0.4%。

    2、营养水平:鹅蛋的养分是由母鹅将日粮中养分分解转化而成.胚胎的生长发育必须靠蛋中的养分,特别是日粮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更为重要,否则,导致受精率降低,胚胎出现畸形、死亡等,孵化后期无力破壳、体弱、先天营养不足的死胚明显增加3、产蛋日龄:孵化率随母鹅产蛋日龄的增加而降低青年鹅产的蛋比老年鹅产的蛋孵化率高4、管理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yxytywd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