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眼科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第2章眼各部检查和眼科常用检查法——高专高职《五官科...

文档格式:PPT| 35 页|大小 216.51KB|积分 16|2024-11-30 发布|文档ID:253198686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眼各部检查,检查前应详细询问病史,检查时动作应轻巧,按由外到内,先右眼后左眼的顺序进行如病人有剧烈的眼痛及刺激症状,可先滴0.5%-1%丁卡因12次,待眼痛减轻后再检查若遇眼部化学性烧伤者,在问清致伤物的同时,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除去结膜囊内的存留物,再详细检查患角膜溃疡、眼球穿孔伤者,可用开睑器开睑再检查,切忌挤压眼球,以免内容物脱出检查儿童时,可嘱家长将小儿手足及头部固定后,再行检查一、,眼附属器检查,眼睑,观察眼睑有无红肿、淤血、瘢痕或肿物;两侧睑裂大小及闭合功能是否正常;睑缘有无内翻或外翻,睫毛有无倒睫泪器,观察泪腺有无肿大,泪点有无外翻或闭塞,泪囊区有无红肿或瘘管,用手指挤压泪囊区有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对溢泪者可采用泪道冲洗法检查泪道有无狭窄或阻塞,以及病变部位,结膜,检查下睑及下穹窿结模时,只需用拇指或示指将下睑向下牵拉,同时嘱患者向上注视,即可完全暴露检查上睑及上穹窿结膜时,可先嘱患者向下注视,检查者以右手(或左手)的拇指与示指提起上睑向上翻转,即可暴露上睑结膜用手指将翻转的上睑轻轻固定,另一只手拇指在下睑皮肤上,将眼球向上向后推,则可暴露上穹窿。

    如上睑翻转困难,另一只手可用玻璃棒轻压睑板上缘协助完成检查时注意有无充血、乳头、滤泡、结石异物或瘢痕检查球结膜时,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分别向各方向转动眼球,观察有无充血出血水肿异物及新生物等要注意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的鉴别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的鉴别,结膜充血,睫状充血,颜色 鲜红色,紫红色,部位 愈近穹窿处充血愈明显,愈近角膜缘充血愈明显,血管形态 血管是网状,树枝状,轮廓清楚,血管呈放射状,形态模糊不清,移动性 推动球结膜时,血管可随之移动,推动球结膜时,血管不随之移,分泌物,多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少或无分泌物,眼球运动,观察眼球运动是否正常,同时应注意眼球大小,有无突出或内陷眼眶,观察眼眶是否对称,眶缘触诊有无缺损,压痛或肿物二,眼球前段检查,检查眼球前段常用带有聚光灯的手电筒,或配合放大镜进行检查1 角膜,注意角膜大小、弯曲度、透明度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异物、混浊,新生血管及角膜后沉着物(KP)对角膜的细微病变可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知觉检查法:,用消毒镊子从消毒棉签抽捻出一束细棉丝,从眼外侧轻轻触及角膜表面,立即发生顺目反射者为知觉正常,否则为异常角膜染色法:,用消毒玻璃棒蘸无菌12荧光素钠液,涂于结膜囊内进行染色,如角膜上皮有缺损或溃疡,则病变区被染呈黄绿色。

    2 巩膜,观察巩膜有无黄染、充血、结节及压痛3 前房,观察两眼前房深度是否一致,放水有无混浊、积血、积浓4 虹膜,观察虹膜颜色、纹理,注意有无新生血管、萎缩及拈连5 瞳孔,正常瞳孔直径约为2.54mm检查时应注意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位置是否居中,瞳孔边缘是否整齐,对光反射和近视反射是否灵敏6 晶状体,观察晶状体有无混浊、脱位,必要时散大瞳孔进行检查三,眼球后段检查,眼球后段通常在暗室内用检眼镜进行检查1、玻璃体,常于散瞳后,将检眼镜镜盘转至810D,距被检眼1020cm处,观察瞳孔区内有无浮动性黑影2、眼底,通常在暗室内自然瞳孔下进行检查,如瞳孔过小或欲详查眼底各部,可滴快速散瞳药,散大瞳孔后再详细检查对40岁以上的人要注意因散瞳诱发青光眼发作的可能检查者手持检眼镜,示指置转盘处以便拨动转盘检查右眼时,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持检眼镜,用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则站在左侧,改用左手和左眼先将检眼镜移至受检眼前约2cm处,将转盘拨动到“02范围,如果检查者和被检眼都是正视眼,则可清晰看到眼底,看不清时可拨动转盘看清为止正常眼底,呈橘红色,在视网膜中央偏鼻侧,可见一淡红色略呈椭圆形的视盘,其中央色泽稍淡为生理盲点。

    视网膜中央动脉及静脉由此分为颞上、颞下、鼻上及鼻下支,分布于视网膜上,动脉及静脉相伴行动脉较细,呈鲜红色;静脉较粗,呈暗红色视盘颞侧约2PD(视盘直径)处有一颜色稍暗的无血管区,称为黄斑,其中央有一明亮的反光点,称为中心凹反光点眼底检查为眼科常用而重要的检查方法它不仅对眼科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某些全身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裂隙灯显微镜由可调的光源照明系统和双目检眼镜组成通过调节焦点和光源宽窄,可将透明的眼组织切成一个光学切面,经显微镜放大后,能详细观察结膜、角膜、前房、虹膜及晶状体等组织的细微变化若加上前置镜虹膜角膜镜和三面镜,还可详查虹膜角膜角、玻璃体和眼底的变化因此,裂隙灯显微镜在眼科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是眼科最常用的检查仪器之一第,3,节,眼科特殊检查,一 眼压测量,眼压,即为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及内容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力正常眼压值是1021mmHg眼压测量方法有指测法和眼压计测量法1 指测法,嘱受检者两眼向下看,检查者两手示指尖放在上睑板上缘的皮肤表面,两示指交替轻压眼球,体会波动感,估测眼球的抵抗力。

    记录法:眼压正常为TN,眼压轻度升高为T+1,眼压中度升高为T+2,眼压极度升高为T3,反之,则以T-1,T-2,T-3,分别表示眼压稍低,较低和极低2,眼压计测量法,应用眼压计测量眼压分为压陷式眼压计、压平式眼压计和非接触式眼压计1,),Schotz,眼压计:,属于压陷式眼压计,以一定重量的砝码通过放在角膜上的底板中轴压迫角膜中央,根据角膜被压陷的深度间接反映眼内压,并由相连指针计量角膜被压陷的深度计算眼压使受检者仰卧直视上方,角膜切面保持水平位,滴,0.5%,丁卡因,2,3,次,每分钟,1,次,表面麻醉显效后,嘱受检者举起左手伸出示指作为注视点,通过此注视点直视上方,角膜切面保持水平位检查者右手持眼压计,左手拇指及示指分开受检者上下睑,不可使眼球收压将眼压计底板放在角膜中央,使眼压计中轴保持垂直,先用,5.5g,砝码读指针指示的刻度,如读数小于,3,,则需换,7.5g,的砝码,再行检测;依此类推由刻度读数查表得出眼压的实际数字受检者结膜囊内滴抗生素眼药水应该注意:第一,眼压计使用前应先校正,使其在测试板上指针指示“零”点;第二,眼压计使用前后与受试眼接触部位应予表面消毒;第三,检测者不要人为地向受检眼加压;第四,要考虑巩膜硬度的影响,必要时测校正眼压。

    2,),Goldmann,眼压计:,属于压平式眼压计附装在裂隙灯显微镜上,其原理为用可变的重量压平一定面积的角膜,根据所需的重量与被检测角膜面积改变之间的关系判定眼压眼球壁硬度和角膜弯曲度对测量结果影响甚小,是目前准确性较可靠的眼压计除裂隙灯上装附式的压平眼压计外,还有手持式压平眼压计手持式压平眼压计的优点是不需要裂隙灯显微镜,受检者坐卧位均可测量3,)非接触性眼压计:,其原理是利用一种可控的空气脉冲,气流压力具有线性增加的特性,将角膜中央部恒定面积(,3.6mm,)压平,借助微电脑感受角膜表面反射的光线和压平此面积所需的时间测出眼压计数值非接触性眼压计优点是避免了通过眼压计与受检者角膜直接接触引起的交叉感染,无需表面麻醉,但眼压的正确性在,40mmHg,者误差较大实际上,被检眼部与气流还是接触的以上三种眼压计均受中央角膜厚度(,CCT,)影响,注意排除影响和测量误差二 眼屈光检查,屈光检查即验光,用以测定患者的屈光状态,并以此作为配镜或治疗的依据1 主观验光法,常用插片法不散瞳,根据患者的裸眼视力,通过试镜求得最佳视力,所戴球、柱镜片的度数与轴位,即为该眼屈光不正的大概度数如远视力低于1.0,近视力在2.0以上,则可能为近视眼,此时可加凹球镜片,如视力增进,从0.25D始递增,至患者能清晰地看到1.0行。

    如远近视力都不好,则可能为远视眼,可试凸球镜片,至视力增加至最好如只用球镜片视力不能校正满意,再加用凹或凸柱镜片,并转动柱镜的轴位,直至达到最佳视力此法简单易行,但易受调节作用的影响,不够精确,供验光时参考2,他觉验光法,又称检影验光法,是一种较准确的客观测量屈光不正的方法先滴用散瞳药,使睫状肌充分麻痹,然后在暗室内用检眼镜观察被检眼瞳孔区的影动,寻找中和点,确定屈光不正的度数3,电脑验光法,电脑验光仪操作简单,可迅速测定患眼的屈光度,但不很准确,需再行主观试镜进行调整,方可配镜4 验光注意事项,(1)散瞳验光时,儿童使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日涂眼1次,连用3天;成人用2后马托品或0.5%托比卡胺溶液散瞳,每10分钟滴眼1次,一般34次即可2)应向被检者说明,用阿托品散瞳,瞳孔散大可持续1014天,托比卡胺及后马托品散瞳分别6小时及3天可恢复正常瞳孔散大后不但影响读书,还用畏光症状,必要时可戴有色眼镜三 眼科其他特殊检查,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将,10,荧光素钠从肘静脉快速注入体内,利用眼底照相机连续拍摄眼底照片,观察荧光素在视网膜血管及脉络膜充盈时间,形态以及是否有渗漏现象等,可以查明检眼镜下不能发现的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

    检查过程中若被检眼出现过敏反应,如发生荨麻疹等应及时处理,严重过敏反应者应紧急抢救注射荧光素后,尿、汗、皮肤可出现黄染,应向被检者讲清原因及恢复的时间2,眼的影像学检查,近年来影像学检查发展很快,已逐渐成为眼科临床诊断的常用方法,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及图象分析等高新技术,为眼科医疗及科研提供了重要手段眼科常用检查法,第一节,视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等方面,这些检查大部分属于主观检查因此,检查者要态度和蔼,动作轻巧,以取得受检者的理解和配合,获得准确的结果,作为眼病诊断的依据视力检查,视力即视敏度,是眼辨别最小物像的能力,反映了黄斑部中心凹的功能,故亦称中心视力,可分为远视力及近视力近视力检查,远视力表悬挂处光线要充足,最好用人工照明,悬挂高度以1.0行与被检眼等高为宜检查距离为5米远,若置于平面反光镜,视力表距镜面为2.5米检查时两眼分别进行,先右后左,自上而下,逐行辨认,能全部看清最小视标的那一行,其旁的数字即表示该眼的视力如能辨认表上第5行,则记为0.5,其余类推正常视力标准为1.0如果在5米处看不清第一行视标,则嘱其向前走,直至认出为止。

    此时其视力按每米为0.02计算,如在3米看清,则记为0.023=0.06,其余类推对在,1,米处仍不能辨认第一行视标者,应检查其眼前分辨指数的能力,纪录其最远距离,如为,30cm,则记为指数,/30cm,,指数可简写为,F.C.,如在眼前也不能分辨指数,则将手掌放在被检者眼前摆动,如能辨认,则记下最远距离,如手动,/20 cm,,手动可简写为,H.M.,对在眼前也不能判断手动者,应在暗室内测光感用小灯光或手电光,测试被检者能否正确判断眼前有无亮光,如能则记为“光感”或LP(+),并纪录其最远的光感距离,否则记为“无光感”或LP(-)对有光感者,还要检查光定位,即用点状光源,在被检眼前1米处9个位置,测试患者能否正确判断光源的方向,有光感的方位记为“+”,反之记为“-”,如下所示,表示右眼鼻侧光定位不良右眼光定位:,2,、近视力检查,近视力通常指阅读视力,常用标准近视力表或,Jaeger,近视力表 检查在充足照明下,将近视力表放在距被检眼前,30cm,处,两眼分别检查,以能看清的最小视标,为该眼的近视力正常近视力标准为,1.0,如被检者对,1.0,行辨认不清,可让被检者自行调节距离,把改变的距离及查得的近视力一并纪录,如,1.0/20 cm,。

    检查时应同时检查远近视力,如远视力差而近视力正常,则可能是近视眼;远视力正常而近视力差,则可能是老视或调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对远视力低于,1.0,者,也可加针孔板检查,如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文档
    卖家[上传人]:hsw3625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