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设计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ppt课件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1/26,#,第,4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4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本讲内容中仅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课标全国卷中出现过,其他内容均无考查2,.,从社会热点看,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对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3,.,从预测角度看,不同时期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仍会是重要的命题角度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本讲内容中仅教育事业,-,3,-,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2017,课标全国,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与史实不符,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772001,年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变化,没有体现出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情况,故,B,项错误,;,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恢复高考制度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高等教育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C,-3-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答案解析,-,4,-,命题规律,考题扫描,2,.(2017,课标全国,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该作品明显与文人画特点不符,故,A,项错误,;,此时西方主要流行现代主义绘画,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片内容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图片真实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情景,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图片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作者的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4-命题规律考题扫描2.(2017课标全国,31)下图为,-,5,-,命题规律,考题扫描,3,.(2015,课标全国,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这就需要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因而出现了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D,项正确1952,年我国外交政策没有发生转变,仍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一边倒,”,政策,故,A,项错误,;1952,年底,我国还没有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中所述现象是文化教育改革的表现,而文化教育改革服从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故,C,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D,-5-命题规律考题扫描3.(2015课标全国,31)到19,-,6,-,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高考试题从结构上看,遵循,“,历史热点化,热点历史化,”,的原则,即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坚持大视角、小切口的原则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渠道,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6-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高考试题从结构上看,遵循“历史,-,7,-,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两弹一星,”,(1),原因,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2),历程,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4,月,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7-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8,-,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研制,: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2),影响,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在世界各地推广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3,.“,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1983,年,每秒运行亿次的,“,银河,”,型计算机诞生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2),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8-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9,-,4,.“,神舟,”,号飞船,(1),发射,: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地送上太空。
2),意义,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在未来的,510,年里,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9-4.“神舟”号飞船,-,10,-,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扫盲教育,(1),内容,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1982,年宪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均提到扫除文盲2),成果,:2001,年元旦,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0-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1,-,2,.,义务教育,(1),地位,:,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2),措施,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3),成就,:2001,年元旦,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实现11-2.义务教育,-,12,-,3,.,高等教育的发展,(1),初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我国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2),曲折发展,1958,年,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19611963,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高等教育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12-3.高等教育的发展,-,13,-,(3),迅速发展,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概念阐释,科教兴国,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13-(3)迅速发展概念阐释科教兴国,-,14,-,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双百,”,方针的提出,(1),提出,:,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2),意义,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以及人口学、遗传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4-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5,-,2,.,遭遇挫折,(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开始纠正这一错误3)“,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又受到严重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中止3,.,文学艺术的春天,(1),原因,:,科学文化领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向正途,1979,年,“,双百,”,方针重新确立2),表现,文学艺术领域,:,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15-2.遭遇挫折,-,16,-,主题一,主题二,大国重器,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材料二,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发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研究表明,航天技术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0,可以说,航天产业是一个联动效应极强的高技术产业据西安晚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发展航天产业的背景及影响。
16-主题一主题二大国重器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7,-,主题一,主题二,【,思路指导,】,-17-主题一主题二【思路指导】,-,18,-,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18-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19,-,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1,.(2019,百校联盟摸底考试,16)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该决定的主旨是,(,),A.,推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验,B.,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激发科技机构的创新活力,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推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验是指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的内容是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故,A,项错误,;,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指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材料的内容是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项错误,;“,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体现了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故,D,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D,-19-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 答案解析解。